【明報專訊】筆者有信心,2017年樓價不會大跌,展望明年樓巿危中有新機,上車投資「人定勝天」﹗現時國際銀行體系較上幾次金融危機時更健全,外圍風險有限,縱然加息時代重臨,利息上行幾乎無懸念,幸而本港一直...
【明報專訊】新的一年開始,在此恭祝各位讀者財源廣進!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2017年的二手市場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估計與去年度的成交宗數相若,主要的原因是辣招仍然存在,再加上有加息的隱憂;此外,大部分...
【明報專訊】香港政府自從2010年底實施額外印花稅之後,在住宅樓市不斷加辣,後來,加辣行動持續增加,令置業人士的買樓計劃愈來愈難落實。不過,筆者建議買家只要能力許可,買樓宜快不宜慢,因為將來買樓只會愈...
【明報專訊】政府一方面不斷開拓土地,增加樓宇供應量,未來3至4年供應量將會是9.2萬至9.3萬個單位,平均每年超過2.3萬單位,很多人質疑政府有沒有能力做到,評論話政府每年最多可以提供1.6萬單位,樓...
(星島日報報道)市場憧憬鋪市跌勢快見底,近期不少投資者紛入市買鋪。作為資深商鋪投資者的太子珠寶鐘錶主席鄧鉅明,近日就分享個人的買鋪貼士。 「太子鄧」表示,鋪位租售價已累積一定跌幅,因此商鋪有...
慈雲山環鳳街永安樓車房大爆炸釀成三死九傷嚴重事件,逾四十年樓齡的永安樓被殃及,大廈變得滿目瘡痍。市區重建局去年中以中介角色物色發展商收購協助重建,但最終因為未能集齊所有業主同意而觸礁。 要求重啟...
【明報專訊】中資頻繁搶地谷升地價,令本地華資地產商且戰且退,有地產分析員表示,現時部分地價高企已致本地開發商無利可圖,未來華資樓盤供應將減少;惟由於本地開發商現多以收租「維生」,料今年地產股仍值博,看...
【明報專訊】除積極吸納地皮外,過去一年,不少甲級商廈及超級豪宅均落入內地富豪手中,其中來自深圳的祥祺集團,更連環以總價21億元、實呎22.8萬元購入山頂歌賦山道15號屋地,及以45億元向會德豐(002...
【明報專訊】2016年官地拍賣,中資多次高價奪地。本報統計資料顯示,去年中資投得7幅住宅官地,成交金額已高逾290億元,成交金額按年升一倍,其中以海航142億元兩奪啟德地最矚目。有業界人士認為,在人民...
樓價破頂,上車客愈難負擔首期,「靠父幹」、「母幹」買樓置業已成趨勢,惟後市未明,加上初出茅廬打工仔薪金不多,要供樓做「樓奴」,注意事項可不少。 首期不足恐需補差價 利嘉閣按揭董事總經理黃詠欣表...
樓價指數雖然相繼破頂,不過綜合業界分析,指數滯後未能全面反映加辣影響,而且本月美國加息將對市場有心理影響,預計未來數月樓價或回軟。 政府在11月初就樓市重錘加辣,一、二手成交即時大減,惟政府及私...
轉眼間,二○一六年已來到最後一日,港股在「黑天鵝」陰霾下雖能「食尾胡」,但全年計僅微升八十六點;另一邊廂,樓價卻創新高,截至十一月,年內已累飆逾百分之七。股樓表現迥異,一個近乎「迷失十年」,一個則「牛...
樓價突破史上高峰,反觀租金升勢未能延續,差估署截至十一月底最新數據顯示,私宅租金指數最新報約171點,按月回落約0.93%,終止連續6個月升勢,並拖累今年首十一個月租金出現約0.12%跌幅。有測量師認...
樓市加辣無效,反而谷起樓價再創巔峰,當中以新界樓最喪。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截至十一月份的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06.6點,按月再升0.79%,連升八個月,較去年九月高峰高出約0.16%,創歷史新高,首十一...
【明報專訊】政府於上月初為樓市加辣,但樓價指數仍創新高,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公布數字顯示,2016年11月樓價指數已升至306.6點的歷史高位,更是連升8個月,較今年2月低位反彈近13%。不少業內人士及...
(星島日報報道)踏入一連三日元旦假期,加上受到政府於上月加辣及美國加息等利淡因素夾擊,買家入市態度持續謹慎,百大屋苑預約睇樓量回軟,按周下跌百分之四,睇樓客以首置用家為主,業界預料,有關情況將會持續,...
(星島日報報道)樓價連續兩個月升幅收窄,私樓租金亦終止六個月升勢,出現回落的實況,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數據顯示,十一月住宅租金指數,較十月微跌約百分之零點九,回落至今年八月的水平。業界認為,住宅租金水平...
(星島日報報道)政府於上月初推出新辣招,但暫未遏止樓價升勢,據差估署最新數據顯示,十一月份私樓售價指數再升百分之零點八,連漲八個月之餘,更一舉創下歷史新高,業界人士認為,新辣招僅推出約一個月時間,加上...
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本港上月樓價創下歷史新高,不過此一滯後數據未趕及反映政府印花稅「加辣」的影響。實際上,啟德最新一幅官地開標,由本地財團以市場預期內的價錢投得,本財政年度賣地涉及的住宅供應量,有望超標...
(星島日報報道)近年,內地發展商積極來港尋找機會,投資者蔡志忠表示,從中央近期強調:「房子是用來住,不是用來炒」,可見調控政策持續,內房來港步伐將會不斷,由於港幣和美元掛鈎,變成強勢貨幣,投資香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