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30
經濟日報
日前提到股市長期下跌,樓市最終受影響,昨日《經濟日報》報道,一二手成交量大幅萎縮,屋苑零成交變為常態。
報道指出,新盤銷情放緩,本月暫錄約1,000宗成交,為過去半年新低,成交金額不足100億元,屬2月份以來最少。過去兩天錄13宗成交,創32周新低。中原地產統計,10大屋苑過去兩天,僅錄得天水圍嘉湖山莊1宗買賣成交(另外兩間代理錄得的1宗成交是美孚新邨),較對上一周的3宗,按周急跌近67%,零成交屋苑升至9個;美聯物業及利嘉閣分別各錄得1宗成交;至於香港置業,則未錄成交。(按:4大代理統計10大屋苑有別)
股市長期下挫 物業成交萎縮
物業成交量萎縮似乎是伴隨股市長期下挫的必然情況,唐榮過去曾提及,當股災發生,除了樓價回落,買家偏向觀望,亦使成交量減少,想要沽貨離場,未必如願。多個附表是股災月份及其後數月的整體物業交易宗數,由於土地註冊處的成交登記滯後,所以,股災月份不會出現成交宗數下跌,反而在其後一、兩個月反映,數據顯示對整體物業成交量帶來的衝擊。
1997年12月相較11月,成交量按月大幅回落53%。
1998年的港府入市,9月相較8月,成交量亦有28%的跌幅。
2000年科網爆破,由於從美國引燃,3、4月反而熱鬧,至5、6月成交量才下滑,若成交量高低位比較,仍有47%的跌幅。
2008年金融海嘯,11月數字,低位成交量相較10月,亦有37%的下挫幅度。
2015年A股股災拖累,股市由4月全年高位跌至9月,附表顯示,10月的整體物業成交量較7月時收縮39%。
而近年買入物業的,還要面對額外印花稅(下稱SSD)使短線持有沽貨成本上升的問題,條例規家在購入後36個月或以內轉售的住宅物業,應繳「額外印花稅」,按不同的物業持有期分為三級逆進稅率:假若有關物業持有6個月或以內,稅率為20%;超過6個月但在12個月或以內,稅率為15%;以及超過12個月但在36個月或以內,稅率為10%。
過去一段時間,在大升的樓市下,SSD可以說影響極低,買入單位的持有三年才沽貨,反正樓市長升長有,持有三年後創造了更多利潤,甚至樓價急升下,三年內沽貨,扣除SSD後仍有利潤,讓準買家更大膽入市。
不過,如果樓市進入持續回落的環境下,SSD的威力會否真正發揮?對入市後想短期「斬纜」的,缺少了樓價升幅抵銷稅款的優勢、準買家發現放盤單位在SSD三年規限期內仍急於放盤,會不會狠狠地還價?還是近期買入投資的,仍相信長升長有,繼續穩「守」,可多留意這兩個月的不同辣招稅數據,將反映市場風向有何變化。
撰文 : 唐榮
欄名 : 專家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