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乍現「小陽春」迹象,一、二手市場皆旺,特別是10大屋苑本月重上逾200宗水平,然而,樓市是否見底仍未明朗,今輪回暖動力主要來自政策推動,而非基本面全面改善,持久性有待確認。
近期新盤如大埔上然、天水圍YOHO WEST PARKSIDE銷情理想,本月一手成交逼近2,400宗,屬於近5個月最多;而二手方面,10大屋3月份苑成交量回升至逾200宗,較早前低位顯著反彈。
不過,今次樓市回升與政府放寬印花稅等措施密切相關。財政預算案將400萬元以下物業印花稅降至100元,細價樓交易成本降低,刺激中小型單位交投,天水圍嘉湖山莊、沙田第一城等屋苑成交明顯回升,反映首置及換樓需求被激活。
政策效應 帶動首置換樓需求
至於新盤方面,上然及YOHO WEST PARKSIDE同樣採用低入場費策略迎合,首輪銷售均錄得高成交率。
事實上,類似情況在去年預算案及施政報告後亦曾出現,當時交投短暫上升,樓價亦短暫反彈,二手樓價指數分別曾經從低價回升1.4%及2.2%,不過政策效應消退後,樓價再度回落,現時樓價已經跌穿撤辣前低位,顯示單靠政策難以支撑長期復甦。
樓市要真正甦復,需依賴樓市基本面改善,包括消化新盤庫存、利率走勢、就業市場及資金流向。目前高息環境持續,美國聯儲局減息周期未完,香港按揭利率仍處高位,削弱買家入市意慾。同時,經濟復甦步伐緩慢,薪資增長滯後,未能有效提升購買力。
同時,雖然內地客及投資者局部回流,例如近期豪宅新盤出現大手成交,但整體外來資金仍未全面回暖,目前市場上多達2.7萬伙的新盤庫存仍然有待消化,短期難以扭轉市場供過於求的局面。現時準買家宜審慎樂觀,入市保持量力而為。
責任編輯:黃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