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辣後二手市場交投變化不大,睇好後市的買家乘樓價低水追價入市,但奈何削減的「辣度」不足,未能引發成交量爆發。
特首李家超日前提到,在施政報告減緩了一些大家所稱的「辣招」,相信需要一段時間讓市場適應。按他的理解,報章亦有報道,有些地產代理說查詢數目多了。買樓是一個大決定,大家在查詢後,按着香港現時的實際情況作出決定,需要一些時間考慮,這是正常,亦是理解的。政府推出任何措施,最重要是希望物業市道健康發展,不要大上大落。
減辣後二手市場交投變化不大,按月同期成交與減辣前相若,但業主與買家心態明顯有別,減辣後的放盤業主全無反價優勢,只求趕緊止賺,甚至蝕讓亦在所不計;至於睇好後市的買家,乘樓價低水追價入市,但奈何削減的「辣度」不足,未能引發成交量爆發。
業主落力減價 不惜虧本離場
施政報告出台將近1個月,即使只是減辣、放寬專才買樓稅項等措施,二手樓市氣氛無疑較之前明朗,而且大部分放盤業主並未因此而收窄議價空間,反而更積極減價,以求盡早沽貨止賺,甚至不惜虧本亦趕緊離場。
以將軍澳區為例,由10月至今,市場累錄約36宗蝕讓成交,而施政報告後易手佔22宗,換言之逾6成蝕讓個案於施政報告後出現,而11月以來蝕讓成交佔13宗,貶值幅度由3%至14%不等,足見業主「要錢唔要貨」。當中位處港鐵坑口站上蓋的蔚藍灣畔,亦鮮有出現虧蝕成交,有持貨3年的兩房單位,累減40萬元以750萬元易手,業主於2020年9月以852.8萬元入市,3年間帳面虧蝕逾百萬元,貶值達12%,隨後屋苑亦有大單位蝕近16%離場。相比之下,鰂魚涌康怡花園套3房業主,放盤兩個月間減價113.2萬元,以低市價15%沽貨,因移民急沽,即使較市價賣得平,持貨39年帳面仍獲利近800萬元離場。
業主心急沽貨,買家亦趁樓價低水趕上車。正如葵涌區上車客,1星期前追價未果,未能以低市價3%購入新葵芳花園兩房,豈料不足1周,買入上址同層另一個兩房戶,而成交價更較一周前平25萬元,買家今番再出擊追價,終以530萬元奪得心頭好。
而據中原CSI(住宅售價)最新報37.91點,按周升0.58點,CSI雖然輕微反彈,不過自樓市減辣起,CSI連續3周走勢反覆,未能突破睇淡區,反映經紀人睇淡情緒持續。
另外,美聯物業房地產數據及研究中心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11月首14日二手住宅註冊量錄926宗,較10月同期按月上升約9.7%;按目前推算,估計全月最終將重上逾2,000宗水平,比起10月僅1,917宗的近5年低位略為回升。即使如此,宗數比起今年首10個月平均每月約3,191宗仍有明顯差距(見圖)。至於施政報告最終落實減辣,惟因買賣成交至註冊需時,故11月份上半月註冊量尚未反映減辣對樓市的影響,仍要等待相關數據,但今年12月估計是外遊旺季,或會再度拖低二手成交量。
撰文 : 唐榮
欄名 : 專家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