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0
明報
【明報專訊】有批評認為,港府近年一直透過「鍊實」土地供應推高樓價。回顧本港在1997年回歸後,在首屆特首董建華的領導下,首份長遠房屋策略於1998年出爐,訂下建屋、自置居所和輪候公屋目標,包括每年興建8.5萬個公私營房屋單位;其後宏觀經濟環境出現轉變,政府於2002年為房屋政策重新定位,包括曾停建居屋。
雷鼎鳴在1998年至2002年曾出任港府長遠房屋策略委員會成員,期內房屋局長先後由黃星華及孫明揚擔任。他回憶說,孫明揚在2002年向該委員會成員表示,委員會已任務完成、宣布解散,原因是港府已落實透過按照市場規律、藉着鍊實土地供應以支持樓價;他認為,該政策相當成功,樓價在2003年因應SARS此突發性事件「最後一跌」後便掉頭回升。
2005年樓價回升至合理水平 錯失增供應時機
根據雷鼎鳴的分析,本港樓價在2005年已回升至合理水平,港府當時理應可以適時增加供應,惟卻因缺乏遠見而錯失良機,「公務員的慣例是不看將來的,既然當時樓價已回升至合理水平,他們便認定『鍊實』土地供應來支持樓價的政策正確,慶祝自己的政策勝利;而當他們認為自己做得對時,便不會考慮改變該政策,於是幾年後便出現土地不足的問題,後遺症亦延續至今」。
(施政報告前瞻系列之一)
[名人樓市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