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廈重建或改裝成本極高,誘因不足令投資者卻步。市建局曾兩度出手欲重建工廈,卻敵不過分散的業權和巨額賠償,擱置收場。只有三個位於大窩口、新蒲崗和柴灣,由房委會持有的工廠大廈成功分別改建為居屋和公屋。有議員認為政府應加快完成房委會餘下六幢工廈改建公屋的可行性研究,紓緩燃眉的房屋問題。
社區組織協會去年底邀請建築師和設計師,就房委會六座工廈的平面圖、土地用途,並參考建築條例,分析可行的改建用途。當中以九龍灣及火炭兩幢工廈發展潛力最大,適合改建為公屋。前者位處商貿地帶,地理位置和生活配套相對完善;後者鄰近新落成的駿洋邨,能產生協同效應,而葵涌兩幢工廈適合改為過渡性房屋。屯門的工廈位處工業區,不適宜改作住宅用途。另為補償收回荔枝角道臨時高爾夫球練習場,政府早年將深水埗工廈改為休憩用地,若再改作住宅用途需於區內尋找另一幅土地代替,難度較高。
指重建勝活化 可善用地積比
身兼房委會委員的議員柯創盛指,房委會正就計劃進行研究,社區反應正面。他指,附近居民較關心改建需時多久,「怕一等又要等三五七年先拍板」;租戶則最關注賠償和安置問題。參考華廈邨的經驗,柯指活化成本高,他傾向支持重建,亦可善用地積比率,興建更多公屋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