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一月 16, 2025 星期四 陽光充沛 18° 45% 紅色火災危險警告

等待第三波的報復式反彈

2020-08-13    經濟日報
7月初開始,香港迎來第三波疫情的爆發,本地確診人數不斷上升,連續多日出現過百宗個案。面對嚴峻的疫情,政府收緊限聚令人數減至兩人,室內或室外公眾地方都必須要戴口罩,並曾推出食肆全面禁止堂食等措施,除對飲食行業造成重大打擊外,連帶很多行業的經營環境變得更差。 雖然疫情嚴峻,但筆者相信物極必反、否極泰來的道理。在疫情出現初期,市民都人心惶惶,經濟陷入困境,但經過第一波疫情後,政府在4月初推出防疫抗疫基金,僱主及經營者壓力得以紓緩,經濟出現第一次反彈。直到5月初,疫情稍為緩和,政府也開始放寬限聚令,市面的經濟活動即時立竿見影,經營者開始見到曙光,也就是筆者經常強調的報復式消費和反彈。筆者認為,只要經營者在疫情下降低成本,當疫情再度緩和,限聚令能夠放寬,到時報復式的消費就可以重臨,也是營商者最好的機會。 由於疫情關係,近期部分業主為了減低感染風險,都盡量避免客人參觀,即使急於放售的業主也會減少買家睇樓的次數。而在限聚令規限人數下,發展商推售新盤的速度明顯減慢,導致整體樓市銷售氣氛退減,新盤銷情或多或少都受到影響,地產代理的生意同樣不能倖免於難。 商舖物業 受疫情重創 今次最受疫情重創可算是商舖物業,昔日旺區變到現時十室九空,可見情況何等嚴重。市場上很多零售及飲食行業的生意大受打擊,被迫相繼結業,加上現時經濟環境,業主要尋找新租客非常困難,租金難免要作大幅度下調。而且店舖的業主多是投資者,疫情下他們也要面對財力的考驗,故此近期市場上多了壯士斷臂的成交個案出現。 筆者在地產行業立足超過30年,見證過樓市無數的風浪,在今次前所未見的疫情之下,很多人都認為不能與過去的靜市相提並論;不過,筆者相信事情再大,回頭一望也不外如是,縱使現時大家面對着難苦的困局,只要永不放棄,有信心可以度過今次難關。 撰文 : 廖偉強 利嘉閣地產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