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一月 13, 2025 星期一 大致多雲 16° 68% 紅色火災危險警告

陸振球:如計入樓價 港通脹率驚人

2020-04-11    明報
【明報專訊】早前看到中大經濟教授莊太量的一段視頻「疫症令各國露底 全球勢力將大執位」,內容指今回疫情全球擴散,令各國猶如被戰爭洗禮,其控疫及經濟應對能力等都浮出水面,在世人心目中的位置也會出現洗牌。說到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又和樓巿有關。筆者最近看到《紐約時報》的兩篇文章,一篇指紐約市人口850萬,65%是租客,當中40%的紐約租客也許無法支付本月租金,另一篇文章則估計全美有31%的人無力交租,而情况只會惡化。 事實上,周四晚美國再公布對上星期的新增申請失業救濟人數修訂增至690萬,而本周則為660萬,過去一個月累增1680萬,等同超過原來美國就業人口的10%沒有工作,自然影響交租能力,如上述《紐約時報》所指單是紐約已有四成租客沒法交租,可說是極為震撼!歸根究柢,這應和美國民族性有關,事實上不少美國人都不重視中國人「積穀防饑」的傳統,統計便顯示,美國的個人儲蓄率只有8.2%(圖1),中國人的家庭儲蓄率卻高達36.1%(圖2),兩者雖不能夠百分百直接相比,但之間的巨大鴻溝,卻能反映出,任何意外導致經濟收入突然減少,中國人在對抗經濟逆境的能力,應遠高於美國人,至少不會一時三刻便有三分之一以上人口交不到租! 美國人洗腳唔抹腳 政府做壞榜樣 其實,美國人洗腳唔抹腳,也和政府不良的示範有關,美國政府債務上限不斷破頂,最近更推出無限QE,他們可曾考慮過哪一天才能還清欠債?而在人為壓抵利率至零息,甚至負利率之下,存錢儲錢便等同被政府打劫,國民自然沒有積極性去閂水喉。 說到美國可能出現大量欠租或斷租,另一邊廂,中國人較喜歡買樓自住,美國人則較喜租樓住,也和中國人另一觀念「有土斯有財」有關,視買磚頭等同儲存財富。不過,當樓價不斷攀升,也會大大加重對要買樓的中國人的首期和供樓經濟壓力。 有「民企之父」稱謂的著名分析員張化橋,最近在網上發表評論文章分析為何10多年來,各國貨幣供應量大增,為什麼中國的通脹並不嚴重?張化橋覺得原因有三個: (1)科技進步所帶來的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抵消了一部分通脹壓力; (2)農民工的進城打工消化了通脹壓力; (3)資產(房地產、股、債)價格大幅上漲消化了一部分通脹。換言之,傳統的通脹只覆蓋商品和勞務的價格而不包括資產。這個定義需要修改。用這個廣義的定義,通脹率還是很高的。 張化橋主要是分析中國的國情,筆者就認為第三點其實很能反映香港的情况,如以香港的通脹指標CPI(消費物價指數,圖3)和中原樓價指數(圖4)比較,自2003年至今,香港的CPI只升了約50%,但樓價指數卻升了差不多4倍,如將樓價變幅計入香港的CPI,相信過去十多年香港的通脹會十分嚇人,這是大多數政府所不願見到,卻可能反映更真實的情况,迫使政府在提供土地和房屋上要做更多的事,也可令凡是政府增加土地的方法都加以阻撓和反對的政客,暴露出他們對香港巿民造成的傷害。 筆者相信,除非疫情長期化,香港住宅租客大規模欠租或交不到租的情况一定不會如紐約般嚴重,但商業客戶能否繼續以現水平租金交租卻很難說,因為一些商戶的生意額可能跌了九成以上,就算一半以上員工放無薪假,而政府補貼一半工資,它們也難以止血。 旗下租了數百商舖的中原地產,老闆施永青日前接受友報訪問時指疫情嚴重,政府可當作戰時狀態處理,宣布所有租約正式完結,並讓所有租客與業主重新釐定新租金,重簽租約,讓租金更緊貼市况。他認為,如此一來,相對透過租金以至薪金方面協助各零售飲食企業,相信更易捱過疫情,並強調由於情况緊急,社會利益應該大於個人利益,應勒令各業主配合,甚至可以讓法庭暫停民事訴訟服務數月,就算租客不肯交租,業主也暫時無法從法律層面追討。 香港地產代理太多 致人力資源錯配 筆者和一位在美國任教的經濟教授論及施老闆的上述建議,他就認為這有違私有產權,所以並不贊成。其實,筆者近年一直困惑,樓巿因辣招、社會動盪及今回疫情等影響,成交萎縮至慘不忍睹,但巿場仍有數萬名持牌代理,往往一些月份可能8至10個代理僅能開一場單,10個代理之中,只有一至兩個才能維持較好收入,是反映其實是人力資源的錯配和浪費? 如是做代理的,也要思考自己的能力是否只能陪太子讀書,在浪費青春?當然,有能力的行行出狀元,但如是覺得只是混日子過,不如想想自己的能力是否適合做這一行,趁仍後生另找一個可發揮自己優勢的平台? [陸振球 樓市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