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9
經濟日報
本周金融界最轟動的消息,自然是滙豐銀行宣布停止派息。滙豐是香港的發鈔銀行,大部分盈利都是來自香港。雖然其股價因業績欠佳,一直不斷下跌,但因派息穩定,一向被長線投資者熱捧,香港自然也有大批擁躉。
筆者也接觸過一些業主,賣樓後將樓款買入滙豐。隨後收到的股息一半已經足夠租樓;另一半股息可給生活所需,今次肯定損失慘重。
其實,這種情況未算最慘,坊間有所謂「投資學院」、「業主會」等教導小投資者,利用低息環境高槓桿原理,借入貸款購買滙豐或高息債券作投資。當投資市場風平浪靜的時間,自然可增加利益。
但一旦遇上金融動盪的時間,滙豐或債券跌價,銀行追收貸款補倉,接着斬倉,所有投資化為灰燼,甚至帶來一身債務也說不定。
有回報資產都有風險
除了買滙豐收息外,不少投資者也會買入REIT(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即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來作長遠收息的用途。一向以來,REIT都屬於較穩定的資產,派息及借貸都有嚴格的規定。今次疫情下,也有不少REIT成重災區。
長實旗下屈臣氏在歐洲的香水零售店ICI Paris XL,與業主發生租務糾紛,源起於租客引用「不可抗力」原因拒付租金。不少REIT的資產都是大型商場,商戶種類眾多,租客實力一向很強。今次疫情,商場被迫關門,所有不同商戶通通難逃劫數。所以凡是商場型的REIT的股價也是大幅下跌,部分只餘下資產值的3成,息率高達10%以上。
在派息甚至零息的年代,投資自然免不了。否則,又遭通帳蠶食購買力。但凡有回報的資產都有風險,投資者必須清楚風險所在,自己要肯定能夠承擔才進行,方為上策。
撰文 : 李峻銘 世紀21奇豐主席及行政總裁
欄名 : 專家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