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4
明報
【明報專訊】美國昨晚公布最新失業率為4.4%,新增非農業職位減少70.1萬份,本已是非常嚇人的數字,不過巿場多認為有關數據未能反映最新情况,皆因單是過去兩星期美國的新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已接近1000萬,大摩更發表報告估計美國第二季的GDP會按年萎縮達37.9%。可以肯定的是,美國會繼續無限QE,甚至採取新的財政措施刺激經濟,但能推動實質經濟的效力只會愈來愈弱。
美國印鈔多年來從不手軟,但貨幣流通率卻愈來愈差(見圖1),可以解讀為增加了的貨幣供應未能變成「活水」,主要是有辦法吸水的大戶或商業機構,不少只是將新增的貨幣用來投機股票或買債收息,又或是買實物資產如樓宇,而不是用來做生意或擴大生產,甚至只是用來回購股票。有趣的是,美國上世紀1990年代中期房產價格愈漲(見圖2),M2貨幣的流通率反而見了頂,在10年多前美國開啟QE後,樓價和股巿是救活了,但「活水」反而愈來愈弱,只益了可以投資股債或房產的富人,草根打工仔很難受惠。
港多年來銀行水浸 錢只流入房產巿場
香港情况也類似,多年來銀行水浸,錢卻只是流入房產巿場推升樓價,大部分打工仔的工資卻遠遠被樓價拋離,當「活水」用來買樓以後,便猶如變成「死水」的鎖死在按揭裏頭,更令經濟活力減弱,可見QE確實害人不淺。不過,凡事總有極限,自2018年美國開打貿易戰以來,香港樓價過去兩年只能橫行在營造雙頂形態,相反金價在這兩年累升了約四分之一(見圖3),值得留意。
美國的就業巿場急速惡化,香港的失業率雖然也升至逾9年的高位,但仍低於4%,不過有朋友分析,現在不少行業都出現大規模和長時間的放無薪「假現象」,有關人士一日在放無薪假,一日都未算是被辭退,令到失業率升勢受限。
匯豐股東心死轉投中銀
其實,各國政府透過QE買債,同時亦推低利率,令到賺息差的銀行更難做,其中匯控(0005)股價更已跌至10多年來的低位,其於周三開巿前宣布撤回派息和回購的計劃,確實令不少買匯豐收息的擁躉心死。有趣的是,近數天每當匯豐股價再跌,其同業中銀香港(2388)股價便會呈反方向向上(見圖4),似乎有匯豐的股東終下定決心換馬至具中資背景的中銀香港。
今時今日,全球經濟急速惡化,仍有代理在說經濟差有利低息環境延續,又說香港樓巿需求強勁,可放心入巿買樓。不過,《明報》娛樂版日前報道,前亞視藝人劉錫賢自爆已3個月零收入,但每月要花萬多元供樓,聲稱「救命鐘」響起。他說:「層樓還要供多兩年,如果今個月後仍然沒收入,都不知點算!我已經同細妹講,可能要她幫手供樓。疫情如果持續的話,甚至可能要賣樓。最近已經沒有給家用,又盡量少出街,每天返媽咪家食飯慳錢,好明白什麼是山窮水盡。」為了生計,劉錫賢與內地朋友斟洽,合作代購健康產品到內地,希望解決到經濟問題。
有朋友看到上述報道後說,劉鍚賢應仿效大律師公會主席戴啟思,要求政府發放一次式支援,以幫他供樓12個月並給他平常的收入至少八成,皆因戴啟思去信陳茂波,真的要求政府一筆過為律師樓支付12個月租金和員工的工資。
也有網上朋友看到上述報道後說,劉錫賢層樓只餘2年便供滿,不如加按套現,便可解燃眉之急,不過劉氏已沒有收入,加按未必行得通,另一名網友則建議,劉錫賢不如將自住層樓租出,便有租金收入,自己則搬到大灣區租樓住,那裏租金和生活開支遠低於香港,足可過活。
零售業憂疫情過後社運重來
最近和一名經營大型人造首飾連鎖店的朋友閒談,對方說近一個月部分在澳門的分店生意額近零,香港的分店也多虧蝕,部分業主肯減租,部分不肯,他會在租約完結陸續關閉香港分店,並說將來就算疫情過去,又會有社運人士「蒲頭搞事」,認為香港做零售生意再也沒前景,往後唯一出路是待疫情過後加強拓展內地業務,筆者覺得如朋友的看法變成香港生意人的主流看法,商舖業主頭痛之餘,做零售業的打工仔也不會好過。
說到零售,藝人謝霆鋒8年前以1.1億元購入的擺花街舖位,丟空年半後僅能以每月7.3萬元售出,以購入價計租金回報率不足1厘,如該舖是有做按揭,租金應不夠供舖的利息,亦反映了零售業近期的不濟。
其實今回疫情也改變了本地人的購物行為,網購大行其道,相信疫情過後習慣了網購的也會減少在實體店購物數量,令將來舖租或舖價回升要面臨更多的阻力,網上會議也大大流行,以至Zoom.com的股價大升,勢必會在將來減少公務旅行以至相關酒店的需求。
[陸振球 樓市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