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7
經濟日報
昨日運房局局長談到預計公營房屋落成量在10年期內的較後期有所增加,那到底要增加多少?是可達到的目標嗎?
本報早前社論提及,香港社會深層次矛盾,是前總理溫家寶在2005年提出,當時時任特首曾蔭權上京述職時提及。這個被多次提到的深層次矛盾,即將邁進20年,有意見認為箇中關鍵是樓價持續飈升,不但令青年無法上流,也讓貧富懸殊日益嚴重。
核心問題 公營屋嚴重缺供應
唐榮認為其中核心之中的核心問題還是公營房屋的供應嚴重不足,缺乏公屋這個超低租金為基礎,供市民改善生活、累積財富的起步點;缺乏居屋這個被高企的私樓租金及樓價打敗後的唯一選擇,剩下的是失望還是絕望?團結香港基金曾進行了一些公營房屋供應數據統計,包括了出租公屋、出售居屋等,30年的數字顯示了以下的情況:
尖峰10年
1989/90至1998/99十個年度,平均每年公營房屋供應曾高達33,700伙。有過萬居屋分多期供市民抽籤認購。
轉折10年
1999/00至2008/09十個年度,平均每年公營房屋供應回落至27,200伙。較上一個10年已下挫19%。
關鍵是2002年的政府推出孫九招救樓市措施,取消拍賣土地、暫停勾地一年暫停兩鐵(地鐵及九鐵)房屋項目投標一年等、未來公屋興建由需求主導、即時結束居屋計劃、為低收入家庭及公屋居民提供新免息貸款計劃、即時結束混合發展、私人參建居屋及房協資助自置居所計劃、終止出售公屋(租者置其屋)計劃。結果不再關顧土地房屋開發、公私營房屋短缺終於在下一個10年爆發。
崩壞10年
2009/10至2018/19十個年度,平均每年公營房屋供應急跌至15,000伙。較前一個10年減少55%,較上一個10年減少45%。
是不是引發2014年佔中、2019年反修例的其中一個關鍵點,唐榮認為房屋是其中一個關鍵點。
未來10年?
上月公布的長策最新評估,2020/21至2029/30年度10年期的公私營房屋比例維持在70:30。按此,在總房屋供應目標430,000個單位中,公營房屋供應目標為301,000個單位,私營房屋供應目標為129,000個單位。即2020/21至2029/30年度10年期的公營房屋供應目標301,000個單位,會分為210,000個「公屋/綠置居」單位及91,000個「其他資助出售單位」。
惟附表顯示,未來4個年度的公營房屋供應情況,4個年度共有82,700伙,平均每年20,675伙,較上文的崩壞10年增加了38%,但仍遠遠落後於上世紀90年代及千禧年初。
政府訂下未來10年是301,000伙、首4年只有約82,700伙將會建成,換言之,未來10年中的最後6年,要合共興建超過218,300伙公營房屋,平均每年要建36,383伙,要較上述任何一個10年都要多,房屋的深層次矛盾、鴻溝有多大多深,數字說明一切!
撰文 : 唐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