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一月 16, 2025 星期四 陽光充沛 16° 43% 紅色火災危險警告

政治凶險 住宅樓仍可一枝獨秀

2020-07-17    經濟日報
雖然說美國的《香港人權法案》、《香港自治法》等欺凌對香港的影響暫時是「濕濕碎」,但是卻看到美國及西方國家的本質,一時之間中國和香港好像回復了面對八國聯軍的圍攻,這裏不談政治,但應該要評論影響到樓市的政治因素。 樓市現在的確是一個平行時空的局面,即是不同市場板塊有極端懸殊的表現,商舖必然是受重創的,縱使撇除疫情因素,單是自由行停止來港,長期香港的零售業可能也要萎縮3至6成才可以生存到,商舖的價格及租金拾級而下是必然的現象,至於寫字樓,也在政治鬥爭下重創,中國的企業固然在這段時間是不積極來港,而西方的企業更有機會部分退出香港,甲級寫字樓自然是低處未算低,反而住宅市場是企得穩,住宅市場真的可以在其他一眾板塊積弱下能獨善其身? 長期供應不足 聚積購買力 我認為可以,因為住宅市場在一個長期的供應不足之下,已經聚積了很多剛性購買力,如果與90年代的建屋量去比較,過去20年總共最少起少了約50萬個公私營房屋,所以樓市尤其是上車市場不單只可以承受樓價的衝擊,甚至可以承受供應量中期的大增,極其量出現微調不會大跌,加上林鄭特首在去年10月放寬1,000萬或以下的自住按揭,亦會令到換樓鏈啟動,筆者深信換樓活動在未來不單只不會減少。 在供應沒有大增下,縱使政治風雨飄搖,住宅的樓價相信極其量只能作20%內的微調,「買有風險、不買也有風險!」甚至同樣在景氣的時刻也有條件會出現20%以下的樓價升幅,但要樓市大局甚至經濟穩定,其實必須要中港融合,特別是香港徹底投入粵港澳大灣區,我認為香港人要弄清楚抗爭式的政治已經和繁榮站在相向面,而支持民主不是一定要支持抗爭,何況很多時候抗爭都會剝削不同政見的人的自由,怎可能得到全部人的認同?選擇鬥爭還是和諧,這個也就是樓市要面對的香港人之抉擇了。 撰文 : 汪敦敬 祥益地產總裁 欄名 : 專家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