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一月 16, 2025 星期四 陽光充沛 13° 49% 紅色火災危險警告

疫症告訴我們 城市太擠迫了

2020-07-16    經濟日報
疫情持續升溫,確診數字在高位徘徊,密集的屋邨爆發、密集的醫院病床爆發、密集的飲食場地爆發,雖然抗疫期間,時間上未必適合,但社會最終還是要面對香港城市過度密集的問題。 港人口密度 堪比孟加拉印度 附圖搜集網上的資料是一些主要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積,手上數字是2016年,香港家庭住戶的居所樓面面積中位數約為430平方呎,人均居所樓面面積中位數則約為161平方呎,而全港逾90%住戶居於753平方呎以下的居所。其實有不少數字均顯示香港過度擠迫,總面積只有1,100多平方公里,人口700多萬,已建設的土地面積更只佔總面積約24%,代表更多人集中居住工作。 另外據一家顧問公司統計,以已發展地區的面積計算,香港的人口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27,000人,是排第二位的新加坡的兩倍有多、是排第三位的首爾的3倍。更悲哀的是,能夠與香港人口密度相提並論的大城市,是孟加拉達卡和印度孟買。 唐榮過去曾就上述數字作出簡單推算,2016年香港734萬人口,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是161平方呎,香港人合計居住面積有11.8億平方呎。根據官方推算,2043年人口見頂達822萬人,人均居住面積若維持在161平方呎,合計13.2億平方呎,只需要增加1.4億平方呎樓面。再推算到了2066年仍有772萬人口,繼續毫無改善地平均住161平方呎,合計需要的居住面積回落至12.4億平方呎,似乎跟現時相差已不大,大家可以甚麼也不做,不增加土地,慢慢等人口自然減少,幾十年後就會改善。 增人均居住面積 惟地從何來? 假設2043年要住好一點,人口822萬,要追回附表中的東京居住水平,人均居住面積增加至210平方呎,需要的居住面積達17.3億平方呎,較2016年的11.8億平方呎要增加47%。又或者人人羨慕新加坡,2043年達到新加坡今天的人均居住面積270平方呎,住宅總面積需要22.2億平方呎,需要較現時增加88%的居住面積,差不多翻倍,地從何來? 所以,唐榮一直支持在過去香港和近代多個國家地區的填海造地模式,即刻不立刻使用也要造地,丟空或放着當儲備,總有使用之時,像港式隔離營,找遍全港才有竹篙灣用地,如果有足夠可即時使用的土儲,相信毋須徵用公共屋邨或戶外活動中心。疫症已經告訴大家,香港急需更多可用的土地,不管是短期的,要建隔離營、方艙式醫院、又中長期的讓市民住鬆一點點,降低居住及生活密度。有消息指,明日大嶼計劃填海計劃,當中涉及5.5億元的交椅洲「中部水域人工島相關研究」撥款審議,有機會排在本周立法會相關議程中,是有可能闖關成功?還是再一次胎死腹中? 撰文 : 唐榮 欄名 : 專家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