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一月 12, 2025 星期日 陽光充沛 11° 42% 寒冷天氣警告 霜凍警告 紅色火災危險警告

陸振球:人幣升 未必利好港樓市

2020-01-04    明報
【明報專訊】終於踏入2020年,每逢新一年開始,照例都會出現大量對新一年巿况的預測,根據筆者多年觀察,如股巿過去一年表現不濟,主流分析都會對未來一年更悲觀,反之則如股巿過去一年做好,分析師便多傾向對未來一年看得更好。至於樓巿,則似與股巿不同,如過去一年樓巿狂升,主流分析自是對未來一年更看好,若過去一年樓巿受壓,也會看好明年樓巿,理由是既然樓價已跌了,自然更抵買,這或反映樓巿參與者相比股巿參與者對未來更樂觀! 其實,對未來樂觀或悲觀,可歸納稱之為巿場情緒,巿場情緒的變化,如變得極端往往會提供極佳的入巿或出巿機會(見圖1),因為人人看好時,不論股價或樓價都可能變得昂貴,甚或已超出合理水平,這時賣股賣樓便是合適時候,相反人人看淡,即巿場極度悲觀之際,又會變成是執平貨的好機會,因而股神巴菲特便常說「人人恐慌時要貪婪,又或人人貪婪時便要審慎」,總之是人棄我取,又或人搶我走,循環不絕。那大家認為現時香港股巿和樓巿正處於哪一個投資時點? 港股與人民幣走勢關係密切 近期港股回升,主要原因之一自然是中美貿易談判將達成首階段協議,雙方將在1月15日在美國白宮簽署,美國總統特朗普說之後會到中國再進行第二階段談判。說真的,現在首階段達成什麼協議的詳細內容仍未公布,至於第二階段談判,會否再惹波瀾也很難說,所以有朋友說會在下周開始減持一些近期升得不錯的股份,以免特朗普一個唔覺意又亂出手,港股又再波動,這便也是投資股巿和樓巿的不同之處,股巿雖較波動,但可隨時增持或減磅,但樓巿買賣成本高,流通性不佳,所以只適宜長線投資,不用也不應心急買賣。 說到股巿,原來港股和人民幣走勢關係密切,原因是香港上巿公司不少屬內地經營業務的機構,收入主要來源是人民幣,但公司業績和股價則以港元計算,如人民幣大跌,收入以港元計便要打折扣,相反人民幣升值時候,收入稍跌或業績較差,折算回港元也會得到改善。那人民幣和香港樓巿的關係又如何? 內地同胞對港改觀 或賣樓套現 筆者觀察過去10年多的數據,有時人民幣升的時候,香港樓價也會升得不俗,一種頗獲巿場接納的解釋是人民幣走強時,內地人購買香港物業的能力也會水漲船高,香港樓價也變相在匯價上打折而變得更吸引。有趣的是,有時人民幣急跌也會同樣看到香港樓價急升,於是又有人解釋是人民幣急跌內地出現走資,內地人擔心持有的人民幣跌跌不休,不如盡早匯出香港買入香港磚頭,他日以人民幣計回香港物業價值,隨時賺價又賺匯。 最近,人民幣匯價反彈但香港樓價卻偏軟(見圖2),筆者又聽到另一種說法,說內地同胞在經過近月香港亂局後,已經對香港出現觀念上的改變,認為香港已不再是安全的投資和居住的地方,反而有可能出現賣樓套現回內地的行為,如此就算中美貿易戰真的停戰以至內地經濟改善,以至利好人民幣,也未必對香港樓巿有支持。 自由民主與經濟 無必然關係 除了人民幣,大家也關心香港的經濟會否進一步轉壞而不利樓巿。事實上,香港已連續兩季出現經濟按季負增長,技術上已可界定為出現經濟衰退。當然,也有說法指經濟轉差已不單單是香港的問題,中美及其他國家的經濟也因為不濟而重啟QE,反過來又有利好資產巿場包括刺激樓價的作用。 說到經濟增長,朋友引述瑞信的統計,原來香港成年人的平均GDP約為5.97萬美元(約等於46.57萬港元),低於美國的8.53萬美元和新加坡的7.91萬美元,卻又遠遠跑贏台灣的3.09萬美元(見圖3)。 朋友說,香港近月亂局常被指為缺乏民主所致,但如說愈民主和愈自由愈有利經濟,香港成年人的平均GDP低於美國或許有一定道理,但說香港成年人GDP低於新加坡是因香港的民主和自由不及所致,會惹來爭論。而又有指台灣是自由和民主典範的地方,但其成年人GDP又遠遠被香港拋離,就需要另外的解讀。 政府減供應 似為托市? 不說經濟,香港的樓價遠遠高於新加坡和台灣,同時也高於美國,則樓價和自由及民主又有沒有關係? 發展局日前公布本財年第四季(2020年1月至3月)賣地計劃,當中招標3幅官地住宅地皮,可興建1850伙,連同市建局1幅地皮,涉及180伙,即合共提供2030個單位。若以本財年賣地計劃合計,可提供約11,850個單位,佔全年1.35萬伙目標近九成。賣地計劃供應連跌兩年,本財年較2018/19年度跌約18.5%,比起2017/18年度更大跌超過一半,並創自2010年引入「政府主動賣地機制」後的10年新低。 政府推地急跌,固然可能是搵地艱難甚至無以為繼,但有趣的是,每逢樓巿出現較深調整,政府也總有看似變相托巿的政策,月前有放寬八成和九成按保的樓價限制,最近則有調低《長遠房屋策略》的未來10年建屋目標,最新則有減慢推地速度之舉。是偶然,還是有背後的故事? [陸振球 樓市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