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9
經濟日報
投資市場充斥負面因素,中短線投資市場乏人問津,商舖及甲廈皆受不同程度打擊,相比下,呎價較平兼有增值空間的工廈,逆市下較理想。
住宅市場講剛性需求,無論在淡市,甚至近日「疫市」,住屋需求不變,始終有一批捧場客。投資物業市場,則與環球、本地經濟,以及投資情緒關係密切。本地大額買賣市場淡靜,首兩個月逾10億元買賣僅得1宗,逾億元成交也不多。
投資市場氣氛,自去年第四季起轉差,中美貿易戰加上本地社會事件爆發,投資市場觀望情緒濃。踏入2020年,情況更是急轉直下,新冠肺炎爆發即令內地及本地經濟受損,隨着疫情擴散至全球,股市非常波動,環球經濟前景令人憂慮,投資者情緒難免偏向負面,買賣宗數維持極低水平。
在工商舖3範疇中,商舖是最直接受疫情打擊,當叫停自由行、主要關口封閉,旅客數字跌至近乎零,加上疫情層面擴至全球,零售氣氛當然疲弱。若走在銅鑼灣、尖沙咀等主要零售區,不難發現吉舖處處,租金跌幅顯著,投資商舖意慾一定降低。
以銅鑼灣二線地段耀華街為例,舖位高峰期成交價達6,000萬元,而去年9月舖價開始回調,耀華街錄得地舖3,300萬成交,較高峰期下跌近半,其後12月,以及近日均錄地舖買賣,成交價均為3,300萬至3,400萬元,換言之已成為該地段「市價」,亦即反映價錢回落。租金何時見底難以預測,商舖投資難予人信心。
商廈方面,早在去年尾,本港甲廈租務已轉淡靜,中環租金下半年掉頭向下。疫症下環球經濟面臨衰退,營商環境欠佳,機構擴充步伐放慢,甚至收縮,對甲廈需求下跌。近星期,中環美國銀行中心、金鐘海富中心等,相繼錄得多年來呎租新低成交,反映商廈空置率上升,業主減租吸客心切,自然售價面臨調整,投資意慾亦因此不高。
1月至今 錄4宗大額工廈成交
3項物業中,工廈表現卻是突出,單計1月至今,市場先後錄4宗大額工廈成交,涉及分層、全幢以及工廈地盤。工廈在淡市中跑出,其中原因是呎價相對低,比起甲廈動輒2萬元以上,幾千元呎價的工廈,仍是較低水,在市況不明下,風險低是重要考慮因素。
最重要的是工廈具有增值概念,屬長線投資。最近大額工廈成交,新買家均計劃重建成新式工廈及商廈,當增值後價格可望提升。此外,重建項目需時3年以上,目前環球不明市況,中短線樓市走勢如6至9個月,市況實在難測,財團傾向發展長線,避開短暫不確定因素,在低息環境下投資興趣仍存在,故選擇工廈,相信第二季仍會出現大額工廈成交。
撰文 : 唐榮
欄名 : 專家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