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一月 12, 2025 星期日 天色良好 12° 35% 寒冷天氣警告 霜凍警告 紅色火災危險警告

縮建屋目標 須防托市預期

政府預計本地房屋需求增長將會放緩,因而調低未來十年建屋目標,比去年的預計減少二萬個單位。若非遇上市道受反修例風暴困擾,這個調整勢會成為托市助燃劑,原因是政府的預測與市民當下的觀感存有極大的落差。   市民的切身體驗,是就算反修例事件導致樓市有所調整,整體樓價仍然處於非常高的水平,市民由支付首期到借貸供樓都甚感吃力,若不買只租,租金又貴,否則劏房戶也不會一年內就增加了二千一百個,而平均輪候公屋時間也不會延長至五點四年。   市民看重當下,政府放眼長遠,上星期公布的長遠房屋策略一年一度檢討結果,把十年內供應四十五萬個住宅單位的目標,調低至四十三萬伙。這已經是政府第三次調低供應目標,政府五年前公布首個長策,以四十八萬伙作為未來十年建屋目標,實際建屋量至今沒有一年達標,現在目標縮減至四十三萬伙,實際供應量與目標之間的差距縮窄了。   供求平衡否 關鍵看樓價   過去幾年,私樓供應量大致達標,至於公營房屋,包括出租公屋和居屋等資助房屋,供應就遠未達標,就算按政府最新調低的指標,未來十年公營房屋供應量仍然短缺二萬九千伙。   市民判斷供應是否足夠,是從樓價來看,樓價升,政府反而縮減供應目標,就被質疑是否粉飾數據,讓政府在房屋供應方面的表現不致這麼難看。   政府有其固定的機制來預測未來房屋需求,其實,無論目標高低,最重要還是看實際供應的變動。長策最新預計是未來十年興建公營房屋目標降至三十萬一千伙,實際供應量二十七萬二千伙,雖然未達標,但已經比去年預計時多了二萬四千伙,顯示增長加快,要是能夠保持這個勢頭,或有達標的一天,問題是這個實際建屋量預測能否貫徹落實。   須力克困阻 保供應落實   過往經驗顯示,要落實這些闢地建屋的計畫,往往一波三折,新界東北新發展區面對的重重障礙,是明顯的例子,而政府未來十年要增闢的土地,無論是新界棕地,還是公私營機構合作的「土地共享」計畫,都要克服種種困阻,令人擔心會否拖了又拖。而為了紓減基層市民的住屋困難,當局計畫三年內提供一萬個組合屋等過渡性房屋單位,只能是暫時應付的手法,不足以解決長遠問題。   政府增建公屋速度加快,部分原因是長策把興建公私營房屋比例由六比四調整為七比三,根據最新的調整數字,未來十年的私樓供應目標是十二萬九千伙,政府官員指出未來三、四年實際供應量可達三萬六千個單位,如此推算,最後六年豈非每年興建六千個單位就能達標?現時每年私樓供應逾二萬個單位,到時每年供應減到不足三分一,大家可以想像對樓價預期會有怎樣的影響。要是私樓價格帶動租金上升,又會驅使更多人申請公屋和居屋,官員制訂策略時須通盤考慮,避免向市場釋放進一步刺激樓價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