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7
經濟日報
肺炎疫情尚未受控,冷卻樓市氣氛,二手市場以減價放盤成為主調;發展商亦觀察形勢重訂推盤步伐,一手交投亦受影響。目前市場負面情緒充斥,政府或是時候調整房屋政策,以令樓市更健康發展,甚或可以考慮適量減辣。
房策與任何措施一樣,最重要是「及時」和具「前瞻性」,否則常常流於觀望,到真正出現問題時才作出補救措施,當然可能是亡羊補牢之舉,但同樣也有可能「為時已晚」,故實行措施的時機非常重要。以下是在近日信手拈來,在合適時機及時「出手」的例子。
救市及時 股市得以「軟着陸」
猶記得A股在2月4日復市前,不少投資者均憂慮A股將接連暴挫,甚至不排除接連2至3個交易日「跌停板」收場,但中央政府穩定經濟的手法異常敏捷,在復市前大刀闊斧「放水」及急推其他救市政策,即時減低經濟下滑危險。在A股復市當天雖然急跌,但在中央及時出招提振投資者信心下,不少資金趁低吸納,最終A股連升7個交易日,內地股市得以「軟着陸」。
此外,近日多間本地銀行接連推出「還息不還本」等及時的紓困措施,大大紓緩受疫情影響的老闆及市民的還款壓力;金管局亦配合銀行作出回應措施,容許按個別個案彈性處理30年的貸款年期上限,實有望穩定樓市,這對按揭客戶以及銀行業來說都是雙贏之舉。
面對疫情,本行亦採取不少措施應變,包括:成立「抗疫小組」,由集團管理層領軍制定措施保障員工的健康及安全;實施分組輪班制,安排部分員工在家工作;訂購數以萬計口罩予有需要的員工使用;建議同事改以風衣、恤衫及西褲,代替西裝上班,以方便清潔等,藉此保障自己及客戶安全。
以上例子旨在闡述出招的「及時性」。故此,假如當局在目前樓市負面情緒充斥時出手協助業主,最直接的做法是再次放寬按揭門檻至1,000萬元以上的物業,又或是減免釐印費,都是可行而且立即收到效果的做法。最理想的,當然是在本月底財案公布前後「出招」,及早重振市場,增加換樓需求。因為樓市是香港經濟命脈之一,只要激活市場成交,對整體經濟都有正面作用。
撰文 : 布少明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
欄名 : 大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