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一月 11, 2025 星期六 天色良好 14° 38% 寒冷天氣警告 霜凍警告 紅色火災危險警告

計劃藏「魔鬼細節」 發展商怎評估

2019-11-21    經濟日報
土地共享計劃暗藏魔鬼細節,包括不接受申請的「禁區」面積達半個香港之大,更規定18個月完成補地價,再加上7成新增樓面須撥歸政府,難免會影響到發展商參與意慾。 主要發展商目前在新界擁有多達1,000公頃的閒置農地,土地共享用意,是提供一個新的渠道,以加快釋放發展潛力,不過今次政府公布的方案,可說頗「辣」。 除了之前說設申請時限、審批面積上限外,最新公布的方案,存3大「魔鬼細節」。 首先,不接受申請的「禁區」面積接近6萬公頃,相當於半個香港,特別是新發展區範圍內不接受申請,餘下有潛力參與計劃的項目還有多少,亦是一大疑問。 不接受申請面積 約半個香港 第二個「辣點」在於18個月內完成補地價,據悉,現行機制下,一般批出首個補地價金額,已經要超過一年時間,能否在18個月完成富挑戰,而且政府建議如果18個月內未能完成補地價,之後5年內發展商連自行申請一般補地價程序亦不可以,變相是凍結土地的發展權,有可能進一步影響發展商參與意慾。 最後一點是,參與的項目7成新增樓面須作公營房屋,發展商最大誘因在於餘下新增的3成樓面,若果放寬發展密度的幅度越大,例如在少於1倍的地積比率,增加至3倍,甚至5倍,新增的樓面夠多,才有額外的利潤。 客觀來說,若從現行土地共享的框架來說,對於發展商的吸引力,可能未必如外界的想像那麼高。不過,最關鍵還是在於發展商怎樣評估自己土地儲備的潛力,若果本身的潛力有限,更甚有被收地的風險,參加計劃的誘因就相對較大。 作者:余敏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