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9
明報
【明報專訊】去年3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擬向中國產品加徵關稅以來,以及過去兩個多月本港社會動盪持續,市場風險溢價的變化,令港股大幅波動,故今期封面故事亦由中環資產行政總裁兼投資總監譚新強詳細分析中美關係的前景。他認為,中國與美國是次對峙,是人類8000年文明歷史以來最重要的意識形態對決,而香港是夾在中間的磨心,衝擊不容低估,故他對本港股市及樓市前景均相對審慎。
觀塘扶輪社榮譽社友及前社長譚新強上周四晚出席觀塘和半島旭日扶輪社聯合例會,以「在中美修昔底德陷阱中,香港如何自處」為題發表演說。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源於希臘著名歷史學家修昔底德,背景是公元前五世紀雅典與斯巴達一場長達30年的戰爭,當時斯巴達已是傳統強國,雅典則是崛起中的強國,兩個大國兵戎相見,「修昔底德陷阱」乃指崛起的強國很大機會挑戰傳統強國,而傳統強國也很可能強硬回應,故此兩國之間的戰爭往往難以避免。
指中美屬意識形態之爭 影響深遠
過去一年多以來中美對峙反覆升級,各界擔心兩國會否跌入「修昔底德陷阱」,即在1945年二戰結束後一直穩佔「世界一哥」地位的美國會否不惜代價去遏制正在崛起的「世界二哥」中國以免被爬頭呢?《Money Monday》第204期(6月24日出版)封面故事專訪美國財政部前副助理部長、霸菱投資學院總監的柯睿思(Christopher Smart),他認為這可能是未來10年全球最重要的議題,但強調這套2000多年前的理論未必可以套用於今日的中美關係,「我認為中國與美國的確對很多議題有不同看法,例如美國對中國(政府引領市場)的經濟發展模式十分顧慮,擔心這樣可能對美國企業構成不公平競爭,但與此同時,中美之間有很多地方互相依存,美國向中國入口很多產品,中國也向美國入口不少產品,兩國也會合作解決朝鮮等地區安全事宜,所以世界一哥不一定要與世界二哥打仗,在今時今日的世界,兩個國家可既有合作又有競爭」。
作為比較,譚新強的看法卻相對審慎,指投資者首先要清楚明白,美國及中國不止是全球兩大經濟體,亦代表着兩套完全不同的政治意識形態,「自從1776年美國立國以來,一直崇尚民主自由,此理念在19至20世紀的歐洲遍地開花後,過去幾十年幾乎所有的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均奉行民主制度,但直至近年有分析認為美國的一套在非發達國家行不通,中國模式才適合貧窮的發展中國家,而中國近年積極推進『一帶一路』的外交政策,除了在非洲及拉丁美洲得到多個國家的認同外,今年連歐洲重要國家意大利亦簽署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開始形成對西方國家的威脅」。
中國社會主義體制 利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
根據譚新強的分析,相對歐美國家的自由民主及資本主義制度,奉行社會主義的中國政權比較專制,某程度上遏制國民的自由及人權,並且就此已建立一套監控國民的技術,加上中國現正積極發展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指這些科技若發展成熟後,雖然中國政權可能更加專制,但是經濟發展或踏上另一台階,「資本主義的假設是每個人都自私,所以市場機制才最有效率;社會主義則着重公平。過去有個笑話,指(同樣奉行社會主義、已於1991年解體)前蘇聯由於訊息不通,有一間鞋廠生產300隻左腳鞋,另一間鞋廠則生產了500隻右腳鞋,結果造成(200隻右腳鞋的)資源浪費,但是前蘇聯的失敗並非代表計劃經濟一定會失敗,可能只是反映它的電腦系統不夠龐大去接收及分析資訊而己。若日後中國有一台超級電腦,而且配合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科技,你怎知道計劃經濟不可能成功呢?」
按現有趨勢 中國經濟30年後超歐美總和
去年美國GDP按年增長2.9%至20.5萬億美元,而中國GDP期內增長6.6%至13萬億美元;也就是說,雖然去年中國經濟總量暫時只有美國六成多,但經濟增長速度卻明顯較快。譚新強分析,按上述趨勢發展,中國GDP可能於10年後超過美國,並且在30年後超過美國及歐盟的總和,期內也會繼續向世界其他國家輸出意識形態,在世界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屆時西方社會在過去幾百年辛苦經營回來的民主自由理念,可能被證實只是歷史洪流上的小插曲,全球大多數國家也會回復至比較專制的政權」;這相信亦是美國選擇目前便出手遏制中國的原因。
譚新強總結說,投資者若了解到上述事件的背景,便會認同是次中美對峙的嚴重性及長期性,而本港作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亦是高度開放與外國頻繁接觸的國際城市,「成為頗重要的磨心及戰場」,影響不容低估,他對本港股市及樓市後市亦比較審慎,認為應該要問的問題是:「為何(這麼重大的風險在前)恒生指數現價仍僅略低於去年底的收市價?為何中原城市指數仍處於接近歷史高位?」
[封面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