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1
經濟日報
特區政府在過去兩年銳意有為,讓廣大市民深表欣然。可惜,在開徵俗稱空置稅的問題上,當局所推出的措施卻適得其反。我深信市場力量,所以當局毋須事必躬親,在適當時候讓市場力量盡其所能,以免好心做壞事。
入伙紙作空置基點 罔顧現實
當局所推的空置稅條文弊病甚多,其中最為人詬病莫過於以取得「入伙紙」作為計算空置期的起點。其實取得「入伙紙」的單位,並非代表可以即時出售,只是說明該物業結構安全,而發展商還要為物業花時間裝修,並且等待地政署給予「滿意紙」,一般需時6至12個月,才能滿足法定的交樓要求。
政府以取得「入伙紙」作為空置稅的基點,根本是罔顧現實,亦忽略了建造業人手嚴重短缺的事實。可以想像、部分高官只懂閉門造車,完全不明白行業的運作便藥石亂投,最後落得貽笑大方的劣評。
事實上,即使政府以「滿意紙」作起點,亦無法增加私人物業的供應量。數據顯示,現時已有「入伙紙」的空置單位約為9,000個,但有「滿意紙」的卻只得3,000多個,故當局只是晃動虛招而玩弄數字遊戲,利用大眾的一知半解,強行推行空置稅,但結果僅是新增數千個單位,不但間接激化仇富情緒,亦破壞社會和諧及原來行之有效的做法,實在是得不償失。
鑑沙士海嘯 政策失衡+金融突變
政府高官們似乎忘記了一個經濟規律:市場需要一定時間才可消化新推出的樓盤;而相關速度則由市場決定,發展商根本難以控制(特別是價值極高的超豪宅單位)。當物業市場表現不濟時,空置稅只會對發展商落井下石,試問這種經不起正反考驗的措施,如何說服國際投資者留在香港投資,以及如何維護香港的自由經濟及核心價值。
盡管現時難以評估空置稅的實質成效,但可以肯定的,是政府令市場增加很多不明朗因素。如果政策失衡加上突如其來的金融風暴,一手及二手市場的業主均難以獨善其身。大家是否已經忘記了1997年的金融風暴、2003的沙士事件,以及2008年的金融海嘯的慘況?
市民不應持有樓價大幅下跌便可以較易買樓的遐想,因為屆時會有很多其他不利因素如降低按揭成數、調低物業估值或大企業出現裁員潮等問題,令大家在低價時仍不敢貿然置業,反而大部分透過真金白銀置業的業主,卻轉瞬間淪為負資產階層。
本末倒置 市民擔心商界惶恐
現屆政府上場後,曾將宣稱以緩和社會矛盾為首要任務,並呼籲各方可攜手發展社會。最諷刺的是,特區政府正是基於政治考慮才提出空置稅,因為現時社會輿論並沒有大力爭取空置稅,故當今政府的做法,難免不令人聯想,有關措施是為了爭取更多政治籌碼,透過扮演俠盜羅賓漢的角色,以應付今年的區議會選舉及明年的立法會選舉。
回顧過去,發展商除了為股東爭取合理回報外,亦在公益慈善活動上不遺餘力地盡了社會責任;所以發展商絕不是吸血鬼,亦與一般香港市民無異,對於香港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但這次開徵空置稅,政府卻有意無意地將焦點放在發展商之上,如此做法只會令社會矛盾加劇,無助緩和早已劍拔弩張的撕裂社會。
追本溯源,現時香港龐大的住屋需求,源於土地供應嚴重不足。先前由特首委任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向公眾提供各個不同的土地供應選項,謀求社會共識及出路,最後小組亦提交了很多可行性高的建議,為未來土地供應走了正確且重要的一步。政府現階段理應好好考慮及鑽研小組建議,制定相應政策以增加短中期土地供應,而非本末倒置,用盡行政力量推行令商界惶恐,市民擔心及市場失望的政策。
自當局提出推動空置稅後,業界曾作出不同種類及程度的反建議,例如單位取得滿意紙18至24個月後才開始徵收空置稅;以及在樓市下行、單位難以售出的情況下,應該取消空置稅等。雖然我支持各同業所提出的大部分意見;但與其左修右補、環環豁免,倒不如擱置開徵空置稅,簡政便民,以滿足大眾、業界及商界對政府的期望。
撰文 : 趙式浩 自由黨發展及建造業關注組召集人暨青年團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