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1
明報
【明報專訊】近年不少政黨要求政府推出「租置計劃2.0」及重建舊公共屋邨,特首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表示原則上並無異議,但要待整體公營房屋供應「更有把握」後,才請房委會研究。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認為,要做到「更有把握」要先符合兩項指標,包括追回長遠房屋策略尚欠的公營房屋供應量,以及公屋輪候時間逐步縮短,趨向回復至「3年上樓」目標,方可推行「租置計劃2.0」。
亦要追回長策公營房屋供應量
政府去年底將長策的公私營房屋比例調整至7:3,未來10年公營房屋供應量訂為31.5萬個單位,但仍欠缺土地興建6.7萬個單位;而截至今年6月底,公屋申請達25.61萬宗,一般家庭平均輪候時間達5.4年。
黃遠輝表示,在現時資源不足下,推行「租置計劃2.0」及重建舊公共屋邨,將在短期內減少每年可供編配的公屋單位,「例如重建屋邨,可能需要安置數千戶受影響租戶到新屋邨,該年度就會少了數千個單位作編配」。
他認為,要令到公營房屋供應「更有把握」,其中一項指標是房委會要達到長策的目標,因長策是按社會需求,計算公私營房屋的供應量;而且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計算土地需求時,亦是引用長策的數字,若能填補未來10年所欠缺的6.7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缺口,「就可以叫做更有把握」。
黃遠輝並指出,另一要達到的指標,是公屋平均輪候時間逐步縮短,趨向回復至「3年上樓」目標,屆時可顯示公營房屋供應量有改善。他強調,土地供應問題的「基本盤」是公屋,最低限度要確保土地資源善用,興建實而不華的房屋予低收入家庭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