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5
經濟日報
去年10月,曾經撰文分析樓價點跌法?當時提到:
「翻查差估署資料,近十年共出現兩次明顯的樓價下跌,維持時間大約半年,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樓價大約下跌11.3%,另一次是2018年6月下跌至12月,樓價跌幅為17.2%。
從這些資料可以看到,由於近日的調整並非重大金融衝擊,初步估計,更接近2015年的情況,亦即價位或由小型單位領跌,跌幅較中大型單位大,過去兩次跌市歷時半年左右,可以評估今次調整期初步約半年至明年3月。
這段時間大概可預計美國今年12月及明年上半年的加息情況、多個資助房屋包括新居屋、首置及綠置居已推出,未能抽中的購買力是釋出市場還是等下一批資助房屋、貿易戰經過今年11月美國中後選舉後至明年首季,對香港廠商及實體經濟就業影響將浮現、甚至發展商的新樓部署,庫存上升等等將會明朗化,終將反映在二手樓價走勢上。」
短期樓價微升 難破去年高位
2019年初《經濟日報》出版豪宅年鑑,這篇主編的話大概在去年底撰寫:
「2018下半年的市況及經濟環境、外圍氣氛,較2015年遜色,但又遠不達2008年的恐慌性級數,那麽11.3%至17.2%的跌幅,會不會是這一輪樓價調整的範圍?
2018年受政府開徵一手銷售稅影響,令一手單位加速推出市場,在吸納大量購買力下,出現首三季強勁的吸納量,2018年第四季至2019年上半年需時消化及累積購買力,加上觀望氣氛濃厚,成交量萎縮,樓價有機會回調10%左右,待負面因素緩和,市場累積購買力,二手叫價及一手開價回復理性後,2019年農曆新年後,購買力會重投市場,倘配合大型新盤以筍價推盤,會再次帶動樓市氣氛,樓價將回穩,甚至年內回升5%。」
今年2月中專欄文章指出:
「2015年的A股跌市亦未有即時震散樓市,恒指在2015年5月開始第一浪調整,全年低位在2015年9月出現,指數跌至20368點。有趣的是,以差估署數據顯示,樓價指數是在2015年9月見頂回落,樓市在股市下挫4個月後見頂,然後樓價持續下調,剛好六個月後,亦即2016年3月,樓價指數觸底後回升。樓市真正見頂回落往往滯後股市4至6個月,同樣道理,樓市見底可能出現在股市見底後的六個月。所以,往績推算,股市在去年10月見底的話,大約今年4月樓市有機會見底回穩。」
結果差餉物業估價署截至今年1月數據顯示回穩,暫時樓價跌了5個月及9%。
接下來市況怎樣走?上文觀點未改,樓市的一些不確定因素還存在,中美貿易戰未來一段時間仍是影響金融經濟投資氣氛的重要因素、一手銷售稅使新盤大推、資助房屋的吸客效果等等。短期內樓價輕微回升後,又會受制於中小型單位的按揭成數限制,暫時無法突破去年高位,而待較平盤消化後,二手樓市及價位又會陷入拉鋸局面。
撰文 : 唐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