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新一份施政報告,房屋及土地規劃政策再次成為焦點,筆者認為這施政報告的土地及房屋政策方向大致正確,但驚喜不大,許多計劃見效需時。個人會評為「70分」,比上一份好。筆者認同政府的出法點,只是許多政策要有長遠規劃及施政決心,也需要持續性地推行,否則效用不大。在「宜居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香港仍落後於許多地區。不管未來數月的市場波動,長遠而言,香港所有類別的土地供應仍然不足,所以在土地供應上要有多項選項。
簡單而言,施政報告的內容對樓市沒有重大影響,未來數月外圍因素(尤其中美貿易)及本港社會運動會影響樓市走勢。預測未來3、4個月樓價會仍向下調整5%。住宅樓價有機會從高位(2019年6月)向下調整約10%。但出現像1997年般的「大跌市」機會不大。筆者亦相信現時政府沒有「減辣」空間,未來6個月「減辣」的機會也不大,估計今年美國可能減息1至2次。就今年施政報告內有多項房屋及土地規劃政策,筆者都想跟大家分析一下。
按證保險上限:首置客樓價上限提升至800萬及1,000萬(按不同成數),這是好事,可以幫助年輕人及「中產」置業,亦對買家有多一個選擇,不用令買家只能傾向買一手樓。估計未來數月二手會轉活躍,二手成交比例可望因此提升到7成水平(現時一、二手成交比例約為36%及64%)。
土地共享計劃 冀盡快推
土地共享先導計劃:筆者希望政策能盡快推行,同意政府的「土地共享」政策,預料發展商可以把手上的農地與政府共同發展,這可加快土地及房屋供應及釋放土地價值。但仍視乎政府計算補地價的方法和批改變土地用途所需的時間。在補地價的層面上要有機制及「公平公開」,或有評分制度,以釋除市民的疑慮。私人發展商參與也可加快「起樓速度」及「商業發展」。因提供住宅及基建外,亦需發展商業及地區經濟,這不可能單靠政府去實行。
公營房租者置其屋計劃:約4萬個公營房出租單位仍未賣出,如公屋居民能以較低價錢購買自住單位,有助縮窄貧富差距及「上流空間」,還能釋放土地價值,對勞動力市場有正面作用,同時能更有效地運用現有公營房屋資源。但首先要解決管理問題,例如政府對維修儲備基金的注資金額、重新審視租置屋的界線範圍等。另外,因公居及基層需求大及輪候冊長,建議審視所有「置業階梯」,避免在樓市下滑周期時對私樓的影響。
上屆及今屆政府推出許多土地及房屋政策及「先導計劃」,部分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去執行,也不是一、兩屆政府任期可完成,政府的執行力度、政策持續性及各持份者的態度是成敗關。
撰文 : 林浩文 萊坊執行董事及估價及諮詢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