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施政報告》提出收回三個位於市區、適合用作高密度公營房屋發展的寮屋區用地,當中發展規模最大的茶果嶺村用地,可提供三千三百個公營房屋單位。政府消息指,大規模發展該幅位處藍田及油塘之間的用地,除可打造一個公營房屋小社區,亦會為地區產生「增值」作用,使附近一帶的交通網絡「拆牆鬆綁」;其中,現時車流量不多的茶果嶺道,未來可望因而擴闊,令該路段「翻生」,成為連接各區的重要樞紐,連帶將交通一直較為不便的油塘工廠區,「升級」成為另一個住宅供應庫。
港府近日正式公布,計畫收回茶果嶺村、竹園聯合村及牛池灣村的私人用地,以加快發展合共七公頃的市區用地,重建為公營房屋為主的新社區。據了解,考慮到茶果嶺村的面積相對較大及技術考量較為複雜,土木工程拓展署早在今年年中已率先就茶果嶺村的長遠發展用途,以及發展規模進行工程可行性研究,料需十八個月完成,另外兩幅用地亦將於今年內開展長遠發展研究。
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本港寮屋用地的業權主要由政府持有,惟多年來面對收地及安置賠償的爭議,但近年村民態度有所轉變,由於村民修葺寮屋受限制,修葺時不得擴大面積及高度,亦不得將臨時性建築材料改換為磚塊及混凝土等永久性材料,多年來已日久失修,因此希望遷出上樓;有居民曾指,近年興建中的將藍隧道工程,更致區內寮屋震盪。
茶果嶺村位處藍田及油塘之間,消息人士稱,該地段具策略性意義,重建後可興建的道路設施,可為鄰近地區交通網絡「拆牆鬆綁」,釋放附近一帶的發展潛力,因藍田一帶交通現時已相當擠逼,當中位於茶果嶺村山丘頂的高嶺土住宅用地,現時正在建屋中,按照現時規劃僅有一條道路經藍田前往各區,預料日後項目落成後區內道路設施需求更大。
他指出,若茶果嶺村可作大規模發展,日後可在高嶺土用地興建多一條路通往茶果嶺道,紓緩區內交通。該用地發展後,現時車流量不多的茶果嶺道,亦可進行擴展工程,令該路段「翻生」,成為連接各區的重要樞紐,附近亦可同時優化成海濱公園,為區內居民提供戶外公共空間。
位於鄰區的油塘,於一九九八年後已改劃作住宅及商業項目,惟多年來因應交通配套等問題未能發展。消息人士說,茶果嶺道打通後,將可提高區內的可達度,進一步釋放發展潛力,有助將現時仍為工廠區的油塘,「升級」成另一個住宅供應庫。他直言:「第一步做好,就可開很多步。」
據了解,現時當局考慮的重點在於賠償問題,若要在寮屋屋村現址重建,為受影響居民提供公屋單位上樓屬最基本要求,暫時估計可在茶果嶺村附近先興建一座公屋,並先安排部分地段的居民上樓,在該地段的居民上樓後,再原址興建多層高廈,完成後安排餘下地段的寮屋居民上樓,便可整區全面發展。居民除了可選擇原區安置,亦可選擇於九龍其他位置上樓,例如啟德區內公營房屋等。
普縉集團企業發展部總監張聖典表示,寮屋本身可提供的住宅單位不多,未能用盡地積比率相當浪費;以茶果嶺地為例,地積比率可達約七倍,適合興建平均面積達四百方呎的單位,成為市區內罕有享有海景的公營房屋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