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9
明報
【明報專訊】先談樓市,再談股市。
先說小故事:早前德意志銀行大裁員,香港也是重災區,小弟雖然沒有太多朋友在德銀工作,也不會幸災樂禍。但看到有員工聲稱「管理層做了一個非常短視的決定」,小弟就認為有點天真。上市公司,決定炒人的是老闆,老闆的老闆是股東。股東當然短視,不短視的叫老公。
矽谷才俊們也對「短視」的股東感到不耐煩,搞同股不同權,甚至另起爐灶搞「長期交易所」,暫時革命仍未成功。無他,人性總是短視,甚至是祖先的DNA。樹林中看到黑影當然走為上着,不短視的基因早已被黑熊吃掉。
財經世界也是如此。回想「反送中」風波初期,6月中忽然爆出高銀(0530)撻訂啟德地,更搬出經濟環境急速改變為理由。時機敏感,當天小弟所有群祖及社交網均談論此事。但到底是賣什麼藥,坊間已有分析,一言蔽之就是順水推舟。同樣地,稍後百威亞太(1876)上市撻Q,也是被無限放大,而無人深究承銷團辦事不力,或公司定價離地。
近月「反送中」風波愈演愈烈,其他新聞無人關心。上星期三(7月24日)啟德地開標,由嘉華(0173)會德豐(0020)投得,成交呎價是兩年半最低。即使同是啟德地皮,當然也不能簡單一概而論,同一副牌在不同人手上也打出不同結果。記得6月時,華潤置地(1109)和保利成功投地的成交價,較5月時低了8%。筆者依然相當樂觀,反正呎價和市場預期相符,也是歷來第二高。
寫字樓供過於求 零售市道見疲
但this time is different,是次啟德地的呎價,不足1.2萬,較6月時大跌三成多,也比市場預期為低,似乎就發出了警號。媒體普遍以此為經濟版頭條,但不覺有多少人討論,和高銀撻訂時相差甚遠,但背後啟示遠較高銀撻訂為大。只能說讀者也是短視而且注意力有限,往往錯過了重要消息。
同時間,7月中的新聞,戴德梁行的報告指出,本港寫字樓租金在今年第二季回落,是5年以來首次。一般人最關心的是住宅價格及租金,商舖次之,寫字樓則少人留意。但同樣地,背後反映的現象,值得深思。不用故弄玄虛,原因當然是供求天秤改變,可能是租金太辣,可能是外資撤離,可能是中資減慢擴張,可能是新供應太多。種種現象看來,情況應會在今季持續。難怪一眾寫字樓REIT立即被沽。
零售市道則比較簡單,人人皆見。即使在「反送中」風波前,市道已見疲態,卓悅(0653)及佐丹奴(0709)先發發盈警。其餘莎莎(0178)或周大福(1929)公布的數字也難看。固然上述公司都不是指數成份股,除周大福外其他市值相當迷你,不會拖低市場氣氛。但零售市道疲弱另有兩個副作用:商舖商場租金受壓(從而影響地產股),從業員的消費也會受影響(但和內地客的消費力相比可能是九牛一毛?)。
恐慌入龍牀盤 港人錢袋深不見底
小弟從來是好友底,不危言聳聽,不發末日論。屯門的龍牀盤大幅劈價,即時引來全城恐慌——恐慌入市。倒不是屯門較近來多事的元朗優勝(利益申報:小弟是在元朗活動的屯門人),而是細細粒容易食,做到高成數按揭,「一舊水印花稅」更是令人覺得唔買就笨,十優港姐也千里迢迢出師西域,連番掃貨,可見港人口袋依然深不見底。
况且,政府還有「撤回」此一絕招——說的不是「送中」,而是減辣。辣招一撤,樓價即有無數同胞支持。加上明日大嶼似乎遙遙無期,供應短缺難見改善,而環球息口也沒有多大上升空間。
小弟不預期各種物業價格大跌,但再試去年的低位也是相當可能。這就應該足以令地產股,以及港股,來一個較大的調整。在中期業績結束前,相信港股仍然難有運行。
康證投資研究部董事 www.facebook.com/ivanliresearch/
[李聲揚 股市非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