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一月 11, 2025 星期六 天色良好 11° 50% 寒冷天氣警告 霜凍警告 紅色火災危險警告

謝偉銓:港人港地2.0沒用處

2019-10-14    明報
【明報專訊】繼空置稅後,有建議政府再推一手樓限購措施,在賣地條款加入新規定,限制新建私樓只能售予香港永久居民,即類似2012年推出的「港人港地」。 惟根據多項印花稅資料顯示,非本地買家入市比例已跌至單位數,反映再依靠遏抑需求解決房屋問題只是緣木求魚,全速覓地、加快處理短中期土地供應才是治本之法。 參考上屆政府於2012年提出的「港人港地」,以優先照顧港人置業為原則,限制指定地皮落成住宅單位只可售予香港永久居民,及只可以個人名義登記,不能售予公司及法團,日後租、售或承造按揭均有限制。由於門檻太闊,合資格人數太多,未能排除非剛性的需求,相比之下,當時兩幅「港人港地」僅提供不足1200個單位,杯水車薪,供求懸殊,致令政策成效不彰。 過去未能排除炒賣需求 反而政府過去推出多項需求管理措施,在遏抑外來需求及炒賣成效遠超「港人港地」。其中,2012、2013年先後推出買家印花稅(BSD)及雙倍印花稅(DSD),令非本地買家及公司名義買家入市成本大增。數字顯示,2014年首季內地客佔整體私人住宅市場的買賣宗數及金額分別為7.2%及11.7%,比例較高峰期大減一半。至2016年底政府再將從價印花稅劃一調高至15%,非本地買家入市最多須付樓價三成的「辣稅」,相關交投所佔百分比進一步萎縮至單位數。 既然印花稅已有效遏抑外來需求,筆者認為如真正有效地協助有需要的港人置業,除在個別地皮加入港人優先條款,更實際的做法是收緊門檻,提高資格要求,例如在賣地條款中,限制項目只能售予首次置業人士,或針對售予某個入息水平的夾心階層。 而要徹底解決本港的房屋問題,終究仍然是增加土地供應。截至今年中,多項數據包括賣地、動工量、落成量及預售樓花均按年大跌,意味未來數年,不單止公營房屋,連私樓供應也存在危機,覓地工作刻不容緩。 儘管政府已拋出多個土地供應方案,如明日大嶼及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惟一直處於「十劃未有一撇」的階段,停滯不前,連研究撥款仍有待立法會審議,遠水難救近火。 故此,筆者再三建議政府著力優先處理短中期供應,多管齊下,緩解嚴峻的房屋問題。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立法會議員 [謝偉銓 銓之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