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8
明報
明報專訊】中原城巿領先指數CCL連升16星期後終於斷纜,在上周破頂後掉頭回跌0.25%,由於指數約有兩個多星期的滯後,在貿易戰惡化後住宅成交大減,相信至少未來半個月指數仍有調整壓力。相比之下,最近有工廈拆售樓盤反應熱烈,近年工廈升值更遠勝住宅,值得物業投資者深入研究。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在SARS樓巿低潮以後,住宅樓價雖升了數倍,但其實跑輸其他類型物業(包括商舖、寫字樓和分層工廈),其間分層工廈的累積升幅,更是遠遠跑贏住宅1倍有多(見圖1),以致愈來愈多投資者對這過巿場有興趣,如宏安地產(1243)今年4月時才和資深投資者羅珠雄以略高於3億元購入荃灣德士古道安泰國際中心的45個工作室及18個車位,整體總樓面面積約90,729平方呎,當時平均呎價僅約3300餘元,近日重新包裝後拆售,首批呎價約4000餘元瞬即沽清,入巿的大部分屬投資者,包括藝人「麥包」麥長青等,第二批單位隨即加價5%。
工廈老化重建 令供應減少
筆者認識拆售安泰國際中心的業主之一的羅珠雄,問他為何工廈近年如此搶手和受投資者歡迎?他說巿場上不少工廈已老化,根據官方數據,1990年或以後落成的分層工廈僅佔整體不足19%,反過來說即超過八成分層工廈已接近30年或更高樓齡(見圖2),被拆卸重建或改用途的愈來愈多,變相令供應不斷減少,導致如是次拆售的安泰國際中心「只有」24年樓齡,便變得奇貨可居,而每呎4000元,如藝人麥包(麥長青)只要付600萬元便可購入逾1400方呎單位收租,相比投資住宅更容易負擔。
政府鼓勵政策 活化工廈變得吸引
筆者最近也看到世邦魏理仕的一份香港工廈研究報告,該報告指香港政府在2010至2016年間首次推出活化工廈計劃,鼓勵改裝整幢舊工廈及工廈重建。在2018年尾的施政報告中,政府宣布重啟活化工廈計劃。新計劃包括以下措施:
(1)為了支持新工業發展,計劃要求申請工廈改裝的業主需預留10%樓面面積用於文化藝術、創意產業、創新科技、社會服務、運動及娛樂產業;
(2)為推動業主重建1987年前落成的工廈,計劃容許相關工廈重建項目可放寬地積比率最多20%;
(3)容許活化工廈提供過渡式房屋。
報告又指出,除了重建可獲放寬地積比率,將工廈改裝為寫字樓、商舖或酒店用途,改裝成本一般只需每呎1200至2500元,而改裝為寫字樓或半商舖用途的工廈則可提供高達60%的租金溢價(見圖3)!活化工廈比其他工廈有較高的資本增長,過往一些改裝項目在投資期內錄得44%至149%的升值,遠高於一般工廈交投所錄得的增幅,若將相關資本支出計算在內,這些投資項目可產生平均16%的內部回報率。
2023年前新供應有限 支持租金
所謂「有錢使得鬼推磨」,在2017年和2018年間錄得的工廈收購重建的項目涉及總值245億元,佔兩年的工廈總投資量49%,遠高於2016年前5年平均錄得的18%。隨着改裝的項目增加,部分工廈單位亦被空置作重建用途,租戶可在市場物色的工廈單位將會愈來愈少。事實上,自2010年起每年平均有9幢工廈被清拆,每年大概因而減少140萬平方呎工廈存量,加上直至2023年為止可以釋出的新供應有限,魏理仕預計工廈空置率在未來數年將維持在單位數字,難怪在中美貿易戰下,分層工廈仍為投資者所青睞。
說到貿易戰,美國周三晚公布的ADP私人職位增長數據見9年新低,反映貿易戰對美國經濟的不利影響漸漸浮現,而利率期貨顯示,巿場預期美國今年9月減息的機會高達九成,美國前財長薩默斯更公開呼籲今個夏天便應減息半厘。
當然,美息不加甚至要減息,一定會被部分業界人士演繹為利好樓巿的因素,不過作為地產大孖沙之一的嘉華(0173)主席呂志和卻表示,現在買樓最好睇吓先,樓巿成交已減少,他認為貿易戰對經濟造成不明朗,叫大家不要太進取。
貿戰影響浮現 呂志和籲勿太進取
不過,美國有望減息,地產股即時受惠,周四信和置業(0083)、新地(0016)、恒隆地產(0101)和領展(0823)成了恒指成分股表現第2至第5位好的股份。由去年底至月前高位,單是信置便一度升了接近三成,如能看得準,短炒賺幅也不錯,買賣成本不足1%,相對樓價指數近月雖由低位升了一成多至再破頂,現時買樓如是投資,先要付15%辣招稅,如要轉售又要多付一筆辣稅,不單無肉食甚至隨時要倒蝕。
[陸振球 樓市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