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2
經濟日報
雖然筆者被大家稱許為「村屋專家」,不過我人生購買的第一層樓並不是村屋,而是居屋。
1987年,筆者兄弟姊妹甚多,分別居於2個公屋單位,然後用其中1個單位以綠表資格購買居屋,當時抽中高層3房戶,望吐露港海景,當年樓價只需約26萬元。
還記得當年抽籤時,身邊有很多人放棄,原因是樓價昂貴。相信時至今天他們都願意「撤回」這個錯誤價值觀。舉這個例子只想說明,無論在任何年代任何市場氣氛,也會有人覺得樓價貴,但事實上香港樓價從來沒有便宜過。因此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只要有需要、有能力買樓的人,都應該考慮買樓。
村屋要實地睇樓 暴雨後效果更佳
到了90年代,筆者開始涉獵村屋市場買賣,於1993年以420萬元購下加州花園,同期以150萬元購入1村屋單位;19年後,2012年筆者同期將兩者賣出,加州花園賣出860萬元,升值約1倍,村屋卻賣出450萬元,升值約2倍。很多人誤解:村屋升值能力是否較低?「村屋是否交投量較少?」看到這個同期買入同期賣出的例子比較便一目了然。事實上,由發展商推出的一手別墅,其升值速度一般比較慢。如加州花園,還有大埔比華利山等,有段時間甚至曾經出現蝕讓。
至於購買村屋有甚麼需要注意?跟大廈不一樣,因為每間村屋也不同,也有其獨特性。如果是自用的話,首要的不是留意價格,而是應該先選地區,不要小朋友在九龍塘讀書,你卻購入屯門,這會嚴重影響家庭生活。其次,如果你想購買多層式大廈單位,購買15樓的可以看18樓,因為間隔環境相若;但村屋卻不行,一定要睇樓,而且要實地睇樓,我們有時會建議客人在紅雨或黑雨過後前往睇樓,效果會更佳。因為個別村屋會處於低窪地區,容易水浸,並且較容易看得出單位有否漏水,因為大雨過後這種情況便無所遁形。(待續)
撰文 : 謝順禮 嘉興地產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