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中聯辦負責人強烈譴責個別傳媒罔顧事實的惡意報道。昨日《蘋果日報》報道中聯辦及相關公司在香港購買多個物業,獲豁免繳付印花稅,但並非用作中聯辦員工宿舍,懷疑用作收租用途;中聯辦透過中通社訪問,強調有關物業用作員工辦公和住宿,符合特區政府法律規定的豁免印花稅要求,強調沒有投資性的轉租、轉賣,更談不上「炒樓」;中聯辦更不點名指責有關報道屬「惡意誹謗」,表示保留追究有關人士法律責任的權利。
中央駐港部門的子公司在本港購買物業,作員工宿舍用途,按《印花稅條例》豁免繳交印花稅。中聯辦早前透過相關公司新民置業,購置觀塘新盤「凱匯」二十伙,亦在西環「泓都」共買入十四個單位作宿舍。據《蘋果》報道稱,該報記者到個別單位拍門時,操普通話的應門者否認自己是中聯辦員工或家屬,又稱是透過地產經紀自行租住單位。
中聯辦負責人昨接受中通社訪問時強烈譴責個別傳媒罔顧事實的惡意報道,指中聯辦的有關物業均用作員工辦公和住宿,符合特區政府法律規定的豁免印花稅要求,強調沒有投資性的轉租、轉賣,更談不上「炒樓」。負責人指,涉及泓都的十四伙單位,全屬中聯辦員工居住。
負責人並說,有記者隱瞞身分夜間擅自到訪並攝錄有關物業,部分住戶出於警惕和安全考慮,未表明工作單位及物業用途。負責人認為,記者採訪應依法,以「會友、找錯地址」之名、採訪之實,肆意誹謗的虛假報道,嚴重違反媒體職業道德,應當受到社會譴責,「對於該報道涉及的惡意誹謗,我們保留追究有關人士法律責任的權利」。
正在北京出席「兩會」的中聯辦副主任陳冬表示,有關報道是歪曲事實,中聯辦所買單位都作自住用途,着記者自行去了解事實。
知情人士對《巴士的報》說,被傳媒拍攝到的女住戶,的確是中聯辦員工,但面對陌生人於夜間拍門,問這問那,她拒絕透露工作身分,屬正常反應。
知情人士指,中聯辦近年不時買樓,是因為近年內地對外派人員,採取人性化管理,希望提升駐外人員生活條件,除中聯辦外,外交部亦是根據同一政策,多年前開始容許職員的配偶及小孩隨同到任,中聯辦近年購置物業,只是為了改善員工的居住條件以配合新規定,方便親屬探親和生活需求,改善居住環境。中聯辦已是較遲實施的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