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8
經濟日報
財政司司長公布2019年度財政預算案,唐榮最關心土地房屋情況出現變化,私樓落成量、供應量開始見頂回落。
正如昨日網上即時分析提及,去年財政預算案提到,2018至2022年私人住宅單位的平均落成量將達到每年約20,800個,其中比過去5年的平均數增加5成。剛過去的2018年落成量已達到20,968伙,換言之,去年初評估,2019至2022年的4年,平均每年的落成量應該仍然超過20,000伙水平。
但昨日公布的預算案顯示,新樓落成量見頂並回落,司長提到,2019至2023年的5年私人住宅落成量,平均每年回落至18,800個單位,較過去5年平均數增幅亦只有約兩成。
留意2019至2023年有4年是與去年預估的數字有重疊,但計算平均數後,今年與去年比較,每年平均數卻由20,800伙減至18,800伙,平均每年減2,000伙,私樓落成量出現明顯回落!
此外,根據2017年年底估算,未來3至4年可以供應市場的一手私人住宅單位維持在約97,000個的高水平。昨日預算案指出,未來3至4年一手私人住宅單位,截至2018年年底數字顯示是93,000個,較去年預算案減少。
私樓供應減少還有那些脈絡顯示,預算案提及,2019/20年度賣地計劃推15幅住宅地,7幅為新增用地,共提供8,800伙,較2018/19年度的1.52萬伙,大減4成。即使加上鐵路項目、市建局、私人發展項目等,總數1.55萬伙,較2018/19年度2.5萬伙,減少38%。
不過,問題來了,私人樓減少了,公營房屋的供應卻未有增加迹象,去年預算案指出,5年公營房屋預計建屋量約為10萬個單位,包括約75,000個公共租住房屋(公屋)單位和約25,000個資助出售單位。
寄望公營屋覓地 落成量增加
正如昨日專欄指出,今年預算案,10萬單位沒有太大變化,2018/19至2022/23年度5年公營房屋預計建屋量約為100,400個單位,組成部分應該是房委公屋及綠置居72,900伙、資助出售單位24,600伙、房協出租單位1,300伙、資助出售單位1,600伙,跟去年沒太大差別。
所以,今天的局面是私營樓未來開始逐步減少,公營樓卻未見上升,當然,上列私樓減少的數字包括賣地等等,距落成尚有一段時間,而公營房屋數字則為落成數據。暫時只能寄望公營房屋覓地理想,尤其是作資助出售房屋的土地,在明年或較後時間能夠透過公營房屋的建屋落成量上看到明顯的增長。
當然,若依近年每年一手私樓成交量來說(見表),18,800伙的落成量仍然高於成交量,但無可否認的,過去不斷增加供應作為調控私樓的手段,可以說正式落幕。整個格局改變明顯是因應長遠房屋政策公私營比例由六四比,改為七三比,去年亦將部分私樓地轉公營房屋,私樓落成及供應相信已見頂及逐步回落,接下來,要看加大公營房屋供應的步伐能否跟上了。
撰文 : 唐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