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7
經濟日報
土地大辯論報告,郊野公園邊陲地非優先選項,但遠在他方的英國最近亦有類似建議,有意放寬國家公園範圍內的建屋限制。對於香港會不會有所啟示?
早前有報道指,英國環境部正就英格蘭國家公園及特殊自然景區的未來發展諮詢公眾,容許居於國家公園受保護範圍內的居民「有限度地」建更多屋,同時亦建議在主要大城市,例如伯明翰外圍興建國家公園,方便都市人親近大自然。
英擬放寬 國家公園建屋限制
這種「一加一減」的建議,做法跟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諮詢提及,發展郊野公園邊陲的「可加可減」機制非常相似。
不過,英國當地10多個的國家公園,範圍內其實有很多小村落,情況與本港郊野公園內大部分屬人煙罕至不同,而且當地政府提出的放寬建屋限制,亦只是在每條村落加建數間房屋,並非作為大規模的發展,回應公園內的居民訴求,並不是視作為土地供應的來源。
相反,本港現時研究在大欖及水泉澳兩個郊野公園邊陲試點的研究,屬於興建多層、大型公營房屋計劃,長遠更有機會被視作為一個土地供應來源,這個要等待房協完成有關報告。
其實無論是英國的國家公園,還是香港的郊野公園,之所以引起政府或社會垂涎,其中一個原因在國家公園或郊野公園因為保育集水區或保育不同理由而設立,往往面積極為龐大,如香港郊野公園的面積就達4萬公頃。
另一方面,國家公園或郊野公園早在40至60年前設立,長時間受保護法例影響,土地凍結了發展潛力,大部分土地都由政府持有,可以輕易撥作發展,而毋須面對居民拆遷、安置賠償的問題,最大的阻力,是來自環保團體的反對。
山多平地少 基建配套成本高
郊野公園面積龐大,加上容易利用來發展,很自然成為一些人或官員視為方便使用的土地供應來源,例如土地大辯論的諮詢便提及,0.1%或40公頃的郊野公園土地,料可建7,500伙,若按照過往有聲音提出,撥出3%的郊野公園土地作發展,即大約可提供約22.5萬伙。
不過,正如唐榮之前提及,填海是為香港創造新的土地,而發展郊野公園卻只是把原有的土地改變用途,前者是增加、後者是土地量沒有改變,兩者同樣引起爭議、保育人士的反對,所花的心力、時間相似的話,為何不專注進行填海?
若果說發展成本和時間,郊野公園山多平地少,加上要符合邊陲的定義,就更加距離市中心區,周邊的交通、基建恐怕更為不足,要興建大型基建、配套,要興建數萬以至數十萬居住的新市鎮,恐怕整個基建開支的投入,比起現時建議大型人工島貴更多。
撰文 : 唐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