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利用岩洞和地下空間增闢土地,是當局日前確立的八個優先土地供應選項之一。早在任職土木工程拓展署期間,已開始有份制定本港土地發展策略的渠務署署長唐嘉鴻,今日正式展開退休前的休假,但於上周最後一天工作時,代表政府與承建商簽定沙田污水處理廠遷入岩洞的合約,正式意味當區在十一年後將有二十八公頃土地可以騰出,用作興建住宅或其他社區用途。唐嘉鴻寄語,基建項目從構想到落實,往往需時逾十多二十年,本港未來有需要積極建立土地儲備,以應對在任何經濟環境中「轉身」。
服務政府長達三十七年的唐嘉鴻,曾任職七個部門,不但於不同崗位見證着本港多個大型基建的落實,對土地發展的工作亦頗有淵緣。他憶述,十年前在任職土木工程拓展署時,政府已開始重新制定土地發展策略,並展開首輪研究工作,當時已建議「多管齊下」的策略,即填海、新發展區、岩洞、市區重建等方式並重的做法,直至社會近年展開「土地大辯論」後落實。
唐嘉鴻四年前開始擔任渠務署署長,其中一項重點工作,亦是研究將沙田污水處理廠遷入岩洞。有趣的是,他於上周五最後一天上班時,代表政府與承建商簽定沙田污水處理廠遷入岩洞的合約。他坦言:「這項目其實本應快點落實,但自己仍可以在最後一天工作時簽定合約,實在很開心,可以說是終於完成一個願望。」
他坦言,基建項目從構想到落實,往往需時十多二十年,當中不少時間花在辯論過程。他說,理解到現時公民社會希望先確定土地用途,才展開填海工程,但他以新加坡發展為例,認為可在未定土地用途之下,先建立土地儲備,「當地因為本身建立土地儲備,當年在金融風暴後便可以很快『轉身』,利用早已填出的土地,建成今天的濱海灣花園(Gardens by the Bay)。」
擔任署長四年期間,令唐嘉鴻最為難忘的,是本港渠務設施先後經歷颱風「天鴿」和「山竹」的考驗。他欣見部分低窪地區的居民,防洪意識已有所提升,但隨着本港未來可能需要面對更多極端氣候,未來需要與其他部門通力合作,署方計畫今年與土木工程海港工程部展開防浪海堤的研究。
對於路政署近日就造價高達十七億元的元朗明渠天橋工程招標,唐嘉鴻強調署方一直與路政署保持溝通,相信建橋與活化明渠不會「互相排斥」。「可能可以做到在一些位設置觀景台,甚至是看得穿。相信兩個部門能夠成功磨合,做到兩全其美的方案。」但他估計,由於建橋時需要打樁,元朗明渠可能需要在有關工程展開一段時間後,才能開始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