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近年本港不少基建項目如高鐵香港段或港珠澳大橋,都有意見批評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不高,有經濟學者就認為現時的計算方式,其實未有完全反映相關基建對香港以外的其他大灣區內城市的效益。有議員就認同,如當局未來落實連接前海及洪水橋的鐵路等一類跨境基建時,可在評估基建對香港的價值外,亦同時說明項目對大灣區其他地方的益處。
建造成本以千億元計的高鐵香港段及港珠澳大橋,乘客量及車流量去年通車後,都與政府預期的有差距,令人關注跨境基建的經濟效益是否如政府宣稱的高。前土力工程處處長陳健碩坦言,以上基建都需要一段較長時間才看到發展後的效益,但當局在考慮經濟效益時,相信亦只留意對香港的價值。
中大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認為,在研究跨境基建的經濟效益時是否合理時,最主要是視乎設施的乘客量、收費水平是否可以令項目可以自負盈虧。另外在計算社會成本效益時,就會評估市民通過使用新基建,合共可節省的時間。但就未必可完成計算到所有本港以外的其他使用者,通過新基建所產生的經濟效益。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民建聯議員陳恒鑌就指,由於政府在申請立法會撥款時,是動用香港納稅人的資金,故在計算成本時只會評估對本港的成本效益。不過他同意立法會議員及社會的目光應該擴闊,故亦贊成可在申請撥款時,同時評估基建對大灣區內其他居民可帶來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