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5
明報
【明報專訊】上周美國發表一連串經濟數據均遜預期,難怪聯儲局1月會議,大多委員一改以往憂心美國利率偏低的看法,反而暗示年內應宣布停止縮減資產負債表(下稱「縮表」)。
自聯儲局2017年10月正式執行縮表以來,小弟便一直強調「放水容易收水難」,呼籲投資者毋須過分憂慮加息及縮表對市場的影響,皆因聯儲局昔日不顧一切,把資產負債表規模由約9000億美元資產暴增至縮表前約4.5萬億美元,成功把窈窕淑女變為肥婆。當時聯儲局目的只有一個,便是為了有足夠奶水潤澤萬民,向金融機構注入流動性資金,穩住瀕臨崩潰的經濟及就業。
今日危機雖過,但經濟仍乍暖還寒,要於短期內瘦身回復苗條身形又談何容易?聯儲局處境猶如一名癡肥人士要減磅,在瘦身期間既要維持肌肉量又要保持活力,所以早於縮表計劃實行之初,小弟已預料其進展及幅度定必緩慢。只是沒料到美國經濟竟如此弱不禁風,肥婆剛剛開始運動瘦身,僅僅縮了約0.5萬億美元,便隨即頭暈身㷫,四肢乏力,油脂還沒減掉了多少,聯儲局人便怕「搞出人命」,萌生放棄念頭。
由於過去量寬規模龐大,並引來各大國爭相仿效,導致全球資產價格急升,如今聯儲局欲煞停縮表計劃,那麼哪類資產將較受惠?
相信真正理解「貨幣數量論」(QTM)的投資者,答案已擺在眼前。簡單來說,QTM可以用恆等式MV≡PY表達,當中M是貨幣供應量;V是貨幣流轉速度;P是物價;Y是實際產出。一般而言,由於V和Y難以短期內大幅轉變,所以M的增長,幾近全由P上升而吸收。
房屋需求不變 升值動力大
當然,這並不意味所有物品升幅一致,假設市場對個別物品的需求不變,其價格升幅便取決於增加該物品供應量的生產成本。生產成本愈高的資產,因供不應求關係,其價格上升動力便愈大。由於房屋的生產成本遠較其他資產類別為高,因此假若落實停止縮表,未來樓市發展應可看高一線。
跨國保險集團 前亞洲區投資管理總監 現職財經教育公司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