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九月 20, 2024 星期五 短暫陽光 有驟雨 30° 75%

受訪市民取態 較多挺棕地填海 料助中長期供應 可釋出逾1700公頃地

土地大辯論諮詢近尾聲,本報走訪多區了解市民意向,綜合55位受訪者的意見,以棕地和填海的支持度較高,估計中長期可釋出逾1,700公頃用地。 本報街訪 55位已交問卷市民 土地專責小組明天將結束為期4個月的公眾諮詢,進入數據分析和撰寫報告階段,本報記者成功街頭訪問55位已提交問卷的市民,發現4選項的支持度較高,包括棕地、填海、新界發展區及運輸基建上蓋發展。 綜合意見顯示,有22位受訪者(40%)屬意發展棕地,反對則有3位。支持原因是棕地屬現有土地,較快釋出土地,有不少市民提到當中首要挑戰為重置棕地作業,有必要時可考慮行使條例收回。 縱然政府計劃興建多層式大廈安置,棕地作業組織及學者亦反映,部分作業不適宜遷上工廈發展,並憂慮日後租金和成本大增。 據專責小組估算,540公頃棕地納入擬議的新發展區內,預計約110公頃可於短中期額外釋出,中長期可再供220公頃地。 香港不少地由填海所得,有22位被訪者(40%)贊成填海造地,大致是可提供大幅土地拓展新市鎮和不涉及收地重置等複雜過程。選址上,大部分認同打造東大嶼都會有利房屋及經濟就業;馬料水填海分歧則較明顯。 公私營拓農地等 爭議較大 近期三跑及東涌擴展應用新填海技術,利環保及縮發展期,惟訪問可見,近2成受訪者(10人)認為填海會破壞海洋生態,且工程基建涉高昂成本,稱填海是最後一着。同時多個環保團體表示難減對海洋帶來不可逆轉的損害,並礙漁業發展。 另一方面,公私營拓私人農地、郊野公園邊陲地和粉嶺高爾夫球場受到較大社會爭論。 公私營合作拓展農地目前爭議集中2點,首先是公私營房屋比例分配,傾斜公營比例至少5成,部分倡8成。其次在釋除利益輸送的疑慮,小組建議可設獨立委員會訂立公平透明機制及監管,惟具體做法及人選未定仍存憂。 粉嶺高球場契約2020年到期,不少人認為可短期內收回建屋,相反亦有業界指球場具有體育及歷史價值,可考慮增公眾開放或改公園等用途。至於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政府研設補償機制及興建公營房屋,但大多數人仍擔心破壞生態保育,打開缺口將造成不良先例。 然而,小組提到本港未來尚欠至少1,200公頃土地,若推行發展棕地及填海,估計中長期可提供約1,742公頃土地,數字上可滿足土地短缺。但在未知的推展困難,以至達到土地儲備的目標,相信是次大辯論須總結出至少3至4項可行的選項共識,才有望解決住屋需求之餘,可推動本港長遠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