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一月 16, 2025 星期四 陽光充沛 19° 41% 紅色火災危險警告

我為甚麽不幫你買樓

2018-09-24    經濟日報
香港物業市場,從來不缺父母資助買樓,日前提到多個例子,一手二手均如是。唐榮上月看到一篇網絡文章,講述父母拒絕26歲兒子買樓要求的4個理由。 近年充斥買樓靠父幹母幹的新聞,像7月份沙田一個新盤,首輪推售112伙,據當時代理透露,出席客戶佔80%,當中年輕人佔約60%,約一半需父母幫忙支付首期。開售當日還訪問了一位買家,報道提到,攜同一家大小來買樓的陳先生,以530萬購入一個中層單位,他自稱自己住同區,喜歡該區環境。今次買樓是為8歲小朋友早作部署,會先投資後自住,認為父母有能力應當及早為小朋友做準備,而今次目標主要為2人單位。 還有一位居住大埔區的楊女士表示,是次以約500萬元買入一個中層單位,她稱單位是送給30歲從事IT行業的兒子作結婚禮物,首期約140萬元,會與兒子各供一半。更指:「居屋買不到,私樓又難上車」。 青年上車 靠父母成常態 回到開首提到的文章,台灣天使投資人協會理事長胡偉良早前撰文,標題為《該幫子女買房嗎?真的愛他們就別做!》他提到一個媽媽寫的震撼人心的信,她26歲的孩子,想要父母替自己買一間房。但這個媽媽,毫不猶豫拒絕了兒子,還給他寫了一封信:「兒子,我為甚麼不替你買房」。 胡偉良引述其中有一條網友留言,這麼說:慾望與能力、收入應該匹配,26歲了,別人不幫你買房是本份,買房不是義務,要買應該靠自己努力了。是的,就算是兒子和父母,也要有邊界感。所謂邊界感,就是指孩子成年後,父母要得體的退出他的生活;孩子成年後,也不能過度去透支父母。想要的東西,要靠自己努力去賺。 親情有邊界 買樓非義務 他又指出,網絡上,有一種觀點是:房價這麼高,普通人都很難承受。讓26歲的孩子去買房,太不現實,父母就應支持。然而,真正的現實是甚麼?你知道,先進國家買房人的平均年齡嗎?英國36歲、美國35歲、澳大利亞33歲,日本41歲。大學才畢業兩三年,才26歲,買不起都會區裏的房子是很正常的現象,沒啥好着急的。退一步來說,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支持不了孩子買房子。難道到最後,他們的孩子就居無定所,顛沛流離? 他認為,如果住在像台北市這樣的都會城市,房價太高,你可以拿出部分錢,給孩子付首期。但要明確告訴孩子,這是父母借給你的,以後你一定要還。而且,今後的房貸,你必須要自己來張羅。 他認為,如果在房價不那麼高的城市,你一定不能以犧牲自己的方式,去為孩子盡早鋪好平坦的路。因為你的成全,可能成為依賴;你的縱容,可能成為下一代心安理得的索取。他們沒有吃過生活的苦,怎麼會理解努力的意義,又怎麼會去追求高階的人生?愛孩子,絕不是替他負責所有。 又有多少香港父母、又或是喜好買樓的中國父母認同? 撰文 : 唐榮 欄名 : 專家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