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香港一幅被喻為「地王」的山頂地皮招標,買方和賣方在價格上得不到共識,特區政府堅拒賤賣土地,最後流標收場。
地政總署公布,位於山頂文輝道用地的招標,因為標價未達底價,政府不接納截標時所接獲的標書。地政總署指,「政府按既定機制在市場公開出售賣地計劃內的土地,如沒有任何標價達到政府專業估價師所評估的底價,政府不會出售該土地。」
有人猜疑是否發展商與政府暗中角力,藉流標向政府施壓,希望藉此可以壓迫減辣。筆者認為這種想法未免太過陰謀論。流標的原因很簡單:政府有自己的底價,發展商也有自己心目中的拍賣價,當有差距便會流標。買方和賣方在土地價格上得不到共識,代表政府跟發展商在房屋發展出現分歧,特首林鄭月娥在2018年施政報告提倡兩項重大房屋政策,第一是「明日大嶼」,這在上兩期專欄筆者已跟大家深入剖析;第二就是「土地共享」。
計劃原意不俗 惟執行阻力大
土地共享計劃希望透過公平和具高透明度的機制,善用那些不在政府發展規劃的私人擁有土地,從而在短中期滿足公營和私營房屋需求。再簡單一點說,就是政府以非常吸引的價格公開邀請發展商,發展商需在興建的新住宅中,其中不少於6至7成樓面面積用作興建以資助出售房屋為主的公營房屋,而發展商只需就部分用作興建私營樓宇的土地繳付十足地價。計劃驟聽之下非常不俗,不過其實在執行上將會遇上很大阻力,首先發展商在發展這幅共享土地時要有基建設施,需要政府在程序上配合,如通過城市規劃委員會審批;更關鍵是當政府出價太高,會被市民認為是官商勾結,價格太低,發展商又不會理睬你,令計劃無人問津。官商如何可以好好合作?而這次流標正是一次很好的啟示:賣地流標,正正反映土地共享難度之高。(待續)
撰文 : 謝順禮 香港地產代理商總會主席
欄名 : 專家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