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有關土地及房屋供應的政策,而最近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亦提交了報告。土地及房屋問題是香港社會「重中之重」的話題。就施政報告中的土地及房屋政策而言,可說是「無大驚喜」,「不過不失,有待觀察」。
筆者認同政府的出發點,只是許多政策要長遠規劃,要政府有決心、有時間表,有政策支持,才能持續地推行。不管未來數月的市場波動,長遠而言香港所有類別的土地供應不足,所以就要有「多方面」的方案,不能單靠一、二個選項。
新界西北發展 盡早確立時間表
就土地及房屋供應而言,相信未來3至4年一手私樓的93,000伙供應量可達標。估計未來政府賣地會減慢,直至有明確的長遠土地政策。新界西北等中長遠發展實為必要,但涉及平衡各持份者利益,故建議政府應盡早確立時間表,並開始進行諮詢和作出規劃,以盡快改變土地用途。
筆者估計2022年後的房屋供應是個「大問號」,中長遠供應有賴新增土地何時到位,因許多建議及發展區要更改土地用途或要平衡許多持份者,未必能短時間釋放這類土地。需要維持長遠的執行力度,希望政府成立專責小組或委員會去執行。除住宅地外,其他土地供應如商業、物流、休閒用地亦不足夠。土地供應的問題要加快決定及落實。筆者同時十分關心2022/2023年後的土地及房屋供應,希望政府可盡早制定時間表及政府持續性、加快各項目(如人工島、維港外填海、公私營合作等)的可行性及技術性研究,以保障香港長遠的土地供應。
綠置居及首置先導計劃概念上也是好,但量要足夠,因公屋及基層需求大及輪候冊長,建議審視所有「置業階梯」,避免在樓市下滑周期時對私樓的影響。筆者同意香港要增加港人置業階梯,但政府應全面考慮不同階層的置業需要,審視公屋和居屋的政策和入息限制,以至輪候時間。
如果港人資助性房屋的供應量過多,或有機會影響細單位私樓首置客的市場。再加上如果首置上車盤的位置偏遠,又受到轉售期的限制,其二手市場可能不太活躍,流轉性亦低。
撰文 : 林浩文 萊坊執行董事及估價及諮詢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