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1
經濟日報
2019年投資市場仍前景憂慮,工商舖投資,相信短期交投量仍在低位,而範疇方面,最低水兼有政策配合的工廈,較值得睇好。
簡短總結2018年,投資市場完全因中美貿易戰出現而起變化,原本上半年承接17年強勢一鼓作氣,連環出現大刁。下半年卻來個逆轉,全因中美貿戰出現,投資者憂慮後市而轉審慎。據世邦魏理仕資料顯示,2018年大手買賣(金額以7,800萬元以上物業成交)涉及約1,420億元,較2017年的1,830億元,下跌約兩成,不過若單計第四季,跌幅是非常明顯。
長線投資工廈 冀可翻新重建
受外圍市況影響買家信心,其實住宅市場一樣,故無論發展商推新盤,還是二手住宅業主,近月均出現減價情況。但類似的減價情況,卻甚至出現於工商舖市場,相信最大原因,是工商舖業主持貨能力較住宅為強,業主多為資深投資者、機構投資者或實業家,財力相對雄厚,本身減價意慾低。
息口因素上,市場一直預計息口向上影響樓市,無疑投資者對息口敏感,但要留意一點,是近年政府收緊按揭,而工商舖可承造的按揭比住宅更要低,最多僅約3成甚至更少,換言之,近年入市買工商物業投資者因借貸低,就算息口向上,實質影響並不明顯,因此減價求售個案極少,多選擇按兵不動,不買不賣,因此經過近半年市況有所逆轉下,成交價卻沒有大變化。相信今年首季此格局維持,交投量仍在低位,價格則維持。
呎價較平風險低 全幢成焦點
投資範疇上,由於整體氣氛尚未轉好,因此投資工商物業,定調是長線投資為主,最重要有翻新價值,以及重建概念,而眾多物業中,全幢工廈是最有上述概念的項目。去年施政報告中,政府重啟工廈活化措施,並加入改裝整幢工廈作過渡性房屋用途,另外,更容許相關工廈重建項目可放寬最高核准非住用地積比,上限為20%。當細節出台,估計可吸引財團重建。
事實上,過往活化工廈中,可透過免補地價改裝成商廈,無疑吸引一定業主響應,但畢竟並非每幢工廈合乎活化的基本條件,經活化後的物業,當然比原本工廈質素已有所提升,但論到結構、外形等,始終不及全新物業吸引,故政府放寬地積比作重建,可望吸引不少財團留意全幢工廈,拆卸重建成標準甲廈。
重建工廈最大推動力,應是目前各區商廈空置率低、租金上升。據仲量聯行資料顯示,目前全港商廈整體空置率僅約4.1%,而多區空置率仍低於2%。而商廈租金去年仍處於上升之勢。由於各區商廈租金均有升幅,若把工廈重建成商廈,日後無論出租或放售,均有一定市場。
當然,工廈本身最大賣點,就是呎價仍是最便宜,目前葵荃區工廈呎價,維持約3,000至4,000餘元仍有貨可買,在投資市場尚有憂慮下,投資者會選取呎價較便宜物業,以降低風險,所以預計今年工廈市場有望跑出,當中以全幢工廈條件較理想,可望成投資焦點。
撰文 : 唐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