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0
經濟日報
近年發展商「將呎就價」大建納米樓,不少納米單位將會陸續在未來幾年建成。政府未來銳意增加更多的居屋、首置上車盤供應,又會否扭轉這個納米樓當道的局面。
日前仲量聯行就發表報告指,今年至2020年將有約3,300伙「納米樓」(實用面積為200平方呎或以下的單位)落成,較過去3年(2015至2017年)的供應量顯著增加35%,相等於私人住宅新供應超過4%,較注目的新項目包括紅磡環海.東岸,提供約450伙;以及屯門菁雋,提供約280伙。
報告亦提及,納米樓發展更普及,並由集中在市區發展擴散至非核心區。
納米樓可以說是市民購買力能力增長,追不上樓價增長,加上按揭成數限制扭曲了購買力集中600萬元以下上車盤所致,令發展商需要「將呎就價」將單位面積縮小,大建納米樓。而納米樓浪潮由2015年開始,經過3年時間,不少推售的新盤均陸續入伙。
上車租盤渴市 呎租高見62元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數據顯示,去年落成的納米樓單位共691伙,按年多了2.3倍,相較2013年至2015年期間的64伙至81伙水平,更是急增8至10倍。官方沒有預測數據,但按照上述仲量聯行的估算,相信今年入伙的納米盤很大機會破千伙。
事實上,市場數據所見,主打納米盤的環海.東岸正正是今年入伙,而馬鞍山薈晴(364伙)、薈朗(640伙)兩個以細單位為主的新盤亦在今年入伙。
不過,大量納米樓入伙似乎不但未有對租金構成重大壓力,在市場對上車租盤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不少納米樓的出租情況均理想,如上述環海.東岸目前大約有150伙租盤,平均實用呎租約50元,例如面積194平方呎開放式戶,叫租1.2萬元,呎租達62元,較不少大型屋苑還高。
此外,大角嘴利奧坊.曉岸早前亦有低層連平台戶以1.78萬元租出,實用面積225平方呎,呎租高達79元,業主租金回報高達5厘。
有理想的租金回報支持,表面上細單位、納米樓仍然很有前景,但若果回看政府向居屋、首置上車盤傾斜的政策,均主打上車客市場,未來納米樓市場又是否真的能夠一帆風順?
例如,按照房委會的數據,2018/19年度至2022/23年度的居屋興建量約2.47萬伙,雖然仍然大幅低於長策目標數字,但相較過去5個年度的居屋落成量,已經多出7倍,還未提及其他公營機構,如房協、市建局所興建的資助房屋,以至即將推出的首置上車盤,以及綠置居等,所能夠提供上車置業的機會不會少。
以目前政府的策略,主力透過與市價脫鈎的資助出售房屋(包括居屋、首置上車盤等)去滿足上車人士的置業需求,難免與購買新盤納樓盤的客源有所重置,如果供應量足及持續,有望逐步扭轉發展商興建納米盤的趨勢。
撰文 : 唐榮
欄名 : 專家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