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27, 2024 星期四 大致多雲 29° 79% 酷熱天氣警告

要拉消費者回實體店

商舖市場起變化,加上網購衝擊,零售商在租舖策略,以及舖內布局上,均與以往分別甚大。 數年前零售開始轉勢,本港商舖市場及租金進入調整期,舖租連續3年下跌,核心區舖租較高峰期,下跌超過5成。戴德梁行舖租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4大核心區租金中,銅鑼灣、尖沙咀及旺角按季均錄得上升,升幅介乎0.7%至1.4%;中環則微跌1.8%。而年初至今,除中環舖租跌4.8%外,其餘3區均錄得升幅,反映商舖租金調整期已完成,基本上止跌,但由於整體零售仍受中美貿易戰、人民幣下跌等因素,舖租也難明顯反彈,相信會橫行一段時間。 國際品牌 複式舖化整為零 如果走到核心零售區,望望商舖租戶及格局,亦與以往有所不同。其中一個現象,是過往多層大型複式旗艦店正在減少,品牌在租舖策略上已作出改變,在零售最高峰期,國際品牌見香港銷售數字佳,紛在港大手租舖,為了增強品牌宣傳,集中攻核心區複式舖位,以數以百萬甚至千萬元,租多層舖位。他們一擲千金,是看準多層舖位連大廈外牆,可以打造出氣勢。 在零售轉勢後,國際品牌意識到租金成本太重,加上銷售大不如前,紛紛退場,複式舖化整為零,例如A&F時裝當年以700萬元,租用中環畢打行多層商舖,兩年前品牌宣布提早遷出,多層舖位已分拆出租。 另一現象是商戶在舖內布局亦有所不同,如早年時裝店思捷環球租用尖沙咀裕華國際大廈多層舖址,近月獲鞋店Foot Locker承租,作本港首間旗艦店,面積約2.7萬平方呎,月租約230萬,兩個月前正式開業。唐榮現場觀察,舖位合共4層,除了售賣各類鞋款外,走到最高一層,發現有新搞作,其中一部分舖位無鞋賣,而是擺放幾部電視及遊戲機,有小朋友正在打機,另一邊就有座位及鏡,格局像理髮店般。在商舖內騰出地方打遊戲機,與賣鞋理論上無大關係。 舖內布局 增互動體驗元素 至於另一例子為老牌相機Leica,最近以約30萬元,租用銅鑼灣二線街一地舖,作本港首間旗艦店。相信對攝影紛絲來說,這個品牌絕不陌生,但聽負責該宗租務成交的代理透露,其實品牌一直沒有租香港大型舖位,是次租用舖位並非只售賣相機,而會預留一部分,作定期搞展覽、講座等。 以上兩個例子,均是面對零售方式轉變下,品牌的應對方法。在資訊科技發達下,網上購物盛行,消費者可通過網店購買貨品,實體店的價值亦會下降,為了吸引客人前來,各零售商均在實體店內,增強互動、體驗元素,例如搞展覽、可供拍照的地方及場景,讓客人拍照後即上載到社交平台分享,或透過玩遊戲,目的加強與客人互動之餘,亦令客人有興趣親身到商店內,只要逗留時間長,消費的機會也提高。實體店單靠傳統銷售已不足夠,故舖位的用途正出現變化。 撰文 : 唐榮 欄名 : 專家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