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中小型戶鮮有招標形式推售,惟自《一手住宅銷售條例》生效後,招標風氣日漸盛行,甚至蔓延至中小型戶、納米樓亦有採用,買家應多加留意。
招標賣樓本身是一個相對繁複的過程,發展商須安排招標文件、收集標書的場地,事後亦要審視每份標書內容,行政成本相較公開發售為高,因此過往只會採用在一些豪宅或特色單位,較少大規模運用在中小型單位銷售。
不過,隨着《一手條例》生效,規定發展商要3天前公布價單,以及銷售安排,令過往在中小型單位銷售中採用的「勾貨」、「派貨」方式淡出市場。
直至近年,陸續有發展商將原本只採用在豪宅,或者特色、貴價單位的招標做法,大規模套用在中小型單位,甚至連納米樓亦有採用。
招標條款繁複 透明度較低
由於招標賣樓不需要公布價單,過程中充滿「彈性」,發展商可以透過代理了解市場意向外,才定出心目中的價錢,再設計出一套招標的安排,做法與昔日的「勾貨」有相似之處。
準買家要留意,部分新盤的招標安排,甚至規定個別單位招標時間極短,亦有部分新盤招標文件內優惠條款繁複,其實外界不容易完全了解單位實際成交價。
招標始終是一種透明度較低的賣樓手法,買家在過程之中,較為依賴地產代理方面去接收發展商方面的資訊,消費者處於一個資訊不對稱的狀態,因此應需要更加注意箇中的風險。
撰文 : 余敏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