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8
經濟日報
唐榮早前撰寫的一篇文章提到,私樓供應量,將會較預估更快下跌,昨日團結香港基金會的報告,進一步確認有關情況,再過幾年供應被形容為「斷崖式」下跌。
有關報告指出,由於公私營比例調整,私人住宅的年度供應目標已由每年18,000個單位下調至13,500個單位,而此舉對未來供應的負面影響已即時開始浮現。預計在2019至2023的五年間,年均私人住宅單位落成量約為18,500個單位,比去年預計的2018至2022年年均落成量(20,800個單位)低11%。
去年動工量跌 熟地供應大減
調低落成量的預測,其中一個因素是去年上蓋工程動工量明顯下降,而這是未來落成量的一個重要領先指標。雖然預測私人住宅供應在2019至2022年仍有上升趨勢,但趨勢將在2023年逆轉,該年度私人住宅落成量預計將銳減至13,300個單位。私人住宅供應出現斷崖式下跌的原因,是去年用於私人住宅項目開發的熟地供應已大幅減少,這將會導致五年後的私人住宅落成量銳減。
翻查今年初的財政預算案,2019至2023年的五年私人住宅落成量,平均每年回落至18,800伙。近日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進一步數字顯示,其中今年落成量是20,400伙、2020年落成量是20,200伙,扣除今明兩年合共40,600伙推算,餘下53,400伙將在五年期中的後三年落成,每年是17,800伙。
至於基金會的統計數據進一步顯示,2023年是一個大警訊。
2023年大警訊 新樓供不應求?
報告提到,預計未來五年(2019至2023年)的年均私人住宅落成量約為18,500個單位,預測落成量將於2019至2022年呈上升趨勢,由2019年的18,900個單位升至2022年的22,100個單位。不過,2023年的落成量將會急跌,預期該年只會有13,300個單位落成。
2019至2022年落成量因不少項目在開發進程中出現延誤而下調。而預計2023年落成量將大跌,是考慮了2018年熟地供應量急跌帶來的影響。鑑於新的長遠房屋策略提到,私人住宅供應目標是13,500個單位,政府於2018年已相應減少供私人住宅發展的熟地供應。
新落成單位急跌至13,300伙,附表則顯示,過去十年平均每年一手成交量已達14,946伙,又或過去五年的一手成交,更遠超13,300伙水平。如果預測準確,將出現成交量高於新樓落成量的情況。雖然每年一手成交有樓花或現樓,但2023年落成急跌,同時意味2020至2022年可售的樓花可能較少(樓花變現樓約需2至3年),新樓或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再看看2019年第一季,一手住宅成交總量是5,313宗,如果依此推算全年,一手成交量將突破2萬宗的超高水平,顯示需求仍然強勁,但供應開始回落,卻是大勢已成。
撰文 : 唐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