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3, 2024 星期一 微雨 23° 92%

近岸填海效益高 環團憂損生態

2018-09-04    經濟日報
土地大辯論本月踏入尾聲,本報就着多個熱門的土地供應選項,訪問了不同的持份者,藉此呈現正反雙方的意見,首個介紹的選項為維港以外的近岸填海。 測師會:屬長遠供應主軸 填海是過去幾個月最多人提及的選項之一,早前4大專業學會聯合舉行記者會,均認同不排除維港以外填海,惟環保團體普遍對填海有疑慮,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更言填海應為最後一着。 屬於4大學會之一的測量師學會,會長郭岳忠稱,社會上不同供應選項均有熱烈討論,但該會認為維持長遠的供應,整個土地供應策略需要一個主軸,而填海則為這個主軸,因為填海造地的效益高,而且能夠提供大量充足的土地,才能夠解決房屋、居住問題。 環團:建港珠澳橋 海豚減 不過,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副總監(海洋保育)李美華則質疑,目前政府提出的5個近岸填海選址,主要都不是作為住宅發展用途,有部分作工業等用途,而且公眾亦無法知道當中的公私營房屋比例等。 與此同時,李美華亦稱,填海對海洋生態影響大,如過往港珠澳大橋的工程已經導致海豚數目大減,即使政府採用海岸公園作補償,亦未能改變海洋生態受損的情況,政府應以盡量避免,視填海作為土地供應最後一着。 同時,環保團體亦質疑填海需要10年至15年時間,未能即時解決迫切的房屋問題。 郭岳忠則指,相對於發展棕地、新界收地,均有機會遇上司法覆核等挑戰,填海在時間上的不確定性較低,而且填出來的土地亦屬政府全權擁有,更能幫助政府重奪土地供應的主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