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5
經濟日報
香港的住宅市場自10月份開始,成交出現冰封現象,悲觀情況似乎一發不可收拾。
市場由樂觀轉向悲觀的原因頗多,其中最重要之一是特首林鄭月娥的施政報告「明日大嶼」,令大家覺得將來供應會大增,緩和了「上車」焦慮。
當然美國總統特朗普也功不可沒,中美之間的鬥爭,令市場憂慮經濟出現大倒退,也成功令股票市場大幅下跌,令原本已經是弱不禁風的樓市,更加變得雪上加霜。除此之外,美國收水,利息上升也是自然的聯想及憂慮。
這些統統都是正確,但都只是心理因素,實際上樓宇大量供應並未出現,利息也未大幅上升,而香港的經濟也未有受到重大的打擊。
反而更大的影響,筆者相信是居屋的減價出售。新居屋只是市價的52折,令原本的認購人士由14萬增加11萬,至25萬。雖然白表的機會率只有1%,但既然樓市受心理因素而冷卻,買家大都會抱觀望態度,等待抽籤結果,才決定下一步去向。上車客卻步,自然影響換樓人士的計劃,令整個樓市都停了下來。
明日大嶼正確 惟難救近火
筆者估計到12月,未能抽籤的人士達到99%,大量買家都再考慮是否在私人市場,或者繼續等下一輪居屋,但當中只要有10%的人流入私人市場,也有2萬多個買家,樓市自然不會再是一潭死水。
如果買家認真細讀施政報告,除了明日大嶼之外,另一重大政策轉向,便是提高公營房屋的比例,由6成提高至7成,香港未來幾年的熟地原本已經買少見少,私人市場比例再降,可以預算3年以後,私人樓的供應會明顯下跌。
明日大嶼是正確的方向,但遠水是救不了近火。(待續)
撰文 : 李峻銘 世紀21奇豐主席及行政總裁
欄名 : 專家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