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3
星島日報
(星島日報報道)輪候公屋時間持續上升,房委會最新公布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進一步攀升至五點五年,創十八年以來的新高。公屋聯會對於輪候公屋時間持續上升表示非常憂慮,預計很大機會稍後突破六年,令「三年上樓」淪為「六年上樓」,基層市民上樓變得遙不可及。
房委會昨日公布,截至今年九月底,約有十五萬零二百宗一般公屋申請,及約十一萬七千五百宗配額及計分制之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跟截至六月底數字相比,不論一般公屋申請,還是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同樣減少四百宗,令整體申請數目減至二十六萬七千百七百宗,屬四年以來的新低。
不過,由於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不跌反升,從六月底的五點三年,進一步增至最新的五點五年,是二〇〇〇年以來最長;長者一人申請平均輪候時間,則維持在二點九年。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對於輪候時間持續上升表示非常憂慮,預計很大機會稍後突破六年,令「三年上樓」淪為「六年上樓」,而長者一人申請者上升至二點九年,已成為「三年上樓」的新解釋,基層市民上樓變得遙不可及。
他認為,政府應制定恢復「三年上樓」的時間表,明確點出公屋供應與輪候時間的關係,以爭取社會各界支持政府覓地建屋,讓社會共同承擔建屋安民的責任;當局亦應大力推動過渡性房屋,制定政府閒置土地庫,積極夥拍非牟利機構增建過渡性房屋,如組合房屋等,以解燃眉之急。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柯創盛認為,現時每年公屋一般申請者的新增申請個案超過兩萬個,但每年新建的公屋單位卻平均不到一萬五千個,此消彼長下,輪候「人龍」愈排愈長已成「定局」,甚至變成一個「死局」;當局必須下定決心,在短期推出租管結合租津的「非常手法」,以期為基層家庭紓緩租金及逼遷的壓力。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強亦指,過去三年和未來五年的公屋供應量,只是每年約一萬四千個單位,落後於每年長遠房屋策略目標的二萬個公屋單位;在未達標的情況下,新申請數字永遠都多於供應數字,即使當局稍後將公私營房屋供應由「六四比」改成「七三比」,仍然不足夠。
他希望政府盡快公布短期內追回公屋供應目標的措施,以及增加過渡性房屋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