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五月 3, 2024 星期五 微雨 23° 88%

辣招不奏效 促增供應治頑疾

2018-07-16    經濟日報
今年住宅交投持續向好,美聯物業房地產數據及研究中心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在不包括一手公營房屋之下,今年上半年一手私樓及二手住宅註冊量合共錄34,852宗,比起去年下半年30,443宗上升約14.5%,創一年半新高。 涉及金額達3,239億元,較去年下半年2,602億元增加約24.5%,是自2010年下半年後首度衝破3,000億元水平,僅次於97年上半年約3,790億元,為21年來新高。 港府出招 重彈舊調 自1996年有紀錄以來,以半年計的住宅註冊金額先後有3次能夠突破3,000億元水平,包括97年上半年約3,790億元紀錄高位;第二次為2010年下半年約3,050億元;而今年上半年錄3,239億元則為第三次。 樓市持續熾熱自然引來政府關注,特首林鄭月娥出席立法會答問時,就表示不排除再進一步限制私人住宅賣給非本港居民,更指出若「辣招不再辣」,可以考慮推行其他房屋政策。筆者明白政府對樓價不斷高升的憂慮,惟特首於上任後,已經一再質疑辣招的效用,並改從增供應,重建置業階梯的方向着手,獲得市場一致讚好。如今突然重彈舊調,實是反映了政府已無新招應付樓價高企。 內地防購令 資金湧港 現時香港已經推行了買家印花稅(BSD),即所有非香港永久性居民的人士(包括本地及海外公司)購買住宅物業均須在現有的印花稅及「額外印花稅」之上,額外徵收樓價的15%稅項。 從BSD回升看來,即使「辣上加辣」效用已失。某程度上BSD針對的主要是內地買家,但是在國內多個城市厲行限購令、中美貿易激戰及人民幣價下跌三大因素夾擊下,國內避險情緒升溫,資金南流香港勢難避免,部分有可能流入保值力強的物業市場。強勁的投資需求大可抵銷辣招效用,現時更要慎防有國內買家趁措施未推出,加快來港置業,屆時只會進一步推升樓價。 筆者一再重申,辣招並不奏效,市民亦失信心,加辣無補於事,惟有盡快增加供應,才是長遠解決本港樓市頑疾良方。希望政府可以集中精神在覓地建樓之上,推出更多公私營房屋,助有需要的市民上車。 撰文 : 布少明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