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5
經濟日報
連月來一手新盤市場持續熱鬧,發展商新盤攻勢亦一浪接一浪,新盤陸續登場的同時,銷售成績亦持續理想。按土地註冊處的數字來看,今年首4個月一手市場價量齊升,註冊量按年急升1.4倍,註冊金額的升幅更高達1.6倍。
上星期政府公布兩組相當弔詭的數字,首先是運輸及房屋局公布未來3、4年,市場潛在供應增加至9.6萬伙的歷史新高。不過與此同時差餉物業署亦公布最新全港私人住宅樓價指數,今年3月份整體樓價指數升至319.8點,樓價連續5個月創歷史新高,按年升幅高達17.8%。
供求平穩 發展商無沽壓
綜合上述數字,正好解釋為何整體樓市供應持續增加的同時,樓價卻不跌反升,最主要的因素是樓市供求關係仍然平穩,供應增加的同時,市場吸納量亦同步增加,發展商自然沒有太大的沽貨壓力。
為了讓市場對現時的一手新盤市場有更深入分析,Q房網香港數據研究中心就今年首4個月的一手新盤成交作詳細分析,按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SRPE)的成交紀錄冊作統計,今年首4個月整體已累積售出7,042伙,涉及成交金額更高達961.75億元,以首4個月的新盤表現作推算,今年全年新盤銷售可望突破2,000伙的新年高位,成交金額更超越2,000億元。
按每宗成交呎價作分析,今年首4個月累積售出的7,042伙單位,整體平均呎價高達18,886元,較去年全年的整體一手平均呎價16,040元按年上升17.7%。
面積愈細 呎價愈高
數據顯示,實用面積達1,000平方呎以上的豪宅單位,呎價明顯高於其他中小型單位,其中1,500平方呎上單位,成交平均呎價高達24,190元,是各類單位中呎價最高。
數據亦同時顯示,單以實用面積達800平方呎以下的單位作計劃,最終出現面積愈細、呎價愈高的情況出現,面積介乎600至800平方呎的單位,平均呎價低見16,395元,面積少於300平方呎的小型單位,呎價卻高達20,716元,兩者呎價的相距竟高達26%之多。
出現這個面積愈細,呎價愈高的現象,多少反映現時單位供應仍然出現「錯配」,再者在辣招下,換樓已變得難上加難,難怪面積600至800平方呎的單位呎價明顯較低,相信在現行措施下,細單位仍會相當搶手。
撰文:
陳坤興 Q房網香港董事總經理
欄名: 大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