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五月 7, 2024 星期二 多雲 26° 83%

WWF:需關注填海後續效應

2018-07-11    明報
【明報專訊】利基(0240)主席單偉彪指出,填海技術改進,有助改善污染問題,不過,有環保人士提醒,外界除了要關注填海過程產生的環境問題外,亦需要留意填海造成的後續效應。 新方法恐擴大受影響面積 以往香港以挖泥形式填海,簡單而言就是挖掘海底淤泥以平整海床,再鋪設填料,增加土地。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香港分會海洋保育副總監李美華表示,此方法將會增加海洋沉積物含量,造成魚類不能呼吸等生態問題。 她又提到,港府興建港珠澳大橋時棄用挖泥方法,改為在填海範圍圍起鋼圓筒,避免揚起沉積物,但此方法亦有缺點,部分圓筒或會出現飄移問題,最終擴大受影響的填海面積,當局亦需進行額外修補工程。 海底注混凝土或出現沉降 她又舉例,政府計劃在機場第三跑道工程採用「深層混凝土拌合法」,在海底注入混凝土,形成地基。她指出,新方法可避免揚起沉積物等即時環境問題,但外界需留意填海所造成的後續影響,例如土地沉降情况及地基穩定程度,而且每個海域的情况各有不同,因此她對新填海方法持觀望態度,認為各方要綜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