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特首林鄭月娥於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明日大嶼」願景,以填海建造人工島,提供二十六至四十萬個單位,供七十萬至一百一十萬人口居住。林健鋒讚揚建議「大膽、可取、高瞻遠矚」,指現時本港土地發展緩慢,已追不上發展需要,「不論住屋、交通,以至社福、按老、體育、文娛、康樂,要發展一個多元的社會,都需要大量土地」,同時目前香港樓價高企、公屋輪候時間長,市民看不到置業安居的希望,認為問題必須得到解決,而填海是「唯一可大型造地的可行方案」。但他認為應減少人工島數目,以降低成本。
坊間對「明日大嶼」願景有不同批評,林健鋒一一予以反駁。對於有指實現計畫需時二、三十年,「遠水不能救近火」,林健鋒說:「舉三跑(機場第三條跑道)為例,填海要三、四年,進行工程也用上三、四年,合共也只是八年,『明日大嶼』應該差不多。」他亦認為有人將願景與單程證人士扯上關係,並形容為「明益新移民」是挑起不必要的社會矛盾。
他明確指出,獲編配公屋的家庭須有一半成員已於香港居住滿七年,而所有成員須仍在港居住,新移民根本不符合資格。
有意見指「明日大嶼」的造價或高達一萬億,有意見憂慮將是「倒錢落海」,林健鋒表示,現時人們談論的具體金額只是估計,而工程支出必然是分期繳付,「而且填海的賣地收益和長遠經濟效益,一定比填海和基建的成本大。」他批評某些別有用心的人,一味誇大興建人工島的工程費用,卻隻字不提工程帶來的長遠效益,直言他們是「短視」和「危言聳聽」。他促請政府盡快展開相關的評估、研究和前期工程,「因為愈遲展開工程,費用只會愈高昂。」
根據「明日大嶼」願景,政府計畫興建最少四個人工島。林健鋒認為,興建人工島其中一項重要成本是建造防波堤,若將擬建人工島數目減至一或兩個,人工島周邊需要的防波和連接各島之間的橋梁就可減少,建議政府考慮,以降低成本。